《礼记·学记》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7-29 06:0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礼记·学记》两篇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礼记,练习,答案,阅读

81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节选自(礼记•学记》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注和】①道:引导。②强:劝勉。③庸:功劳,④说:通“脱”,解脱。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故君子之教喻也 所以

②师逸而功倍 闲适,轻松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②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3)说说【乙】文是怎样阐明“进学之道”的? 4)我们学过的《虽有嘉肴》也出自《礼记•学记),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

【分析】【参考译文】

【甲】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乙】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


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①句意: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故:所以;

②句意: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逸:闲适,轻松。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教,教育。兴,兴盛。句意: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 ②重点词:弗,不。牵,引导。则,就。和,和谐。抑,压制。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启发而不说就能使学生思考。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述内容的理解能力。文章先以“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与“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进行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观点的理解能力。【甲】分析了教育成功与失败的原因,【乙】分析了增进学问的方法。《虽有嘉肴》则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点,关键是正确理解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围绕它们互相促进的关系来谈即可。 答案:

1)①所以;②闲适,轻松。

2)①君子已经知道教育之所以兴盛的方法。

②引导而不牵制能使师生关系融洽,劝勉而不压制能使学生学习时容易接受,发而不说就能使学生思考。

3)先以“善学者”与“不善学者“对比,强调善学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坚木”设喻,强调善问者发问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4“教学相长”是指学与教相互促进,通过学习,丰富学识,促进教学;在教学中,发现不足,又会促进自己深入学习。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644707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