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鹇的药用价值白鹇的副作用

2022-03-30 10:4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白鹇的药用价值白鹇的副作用》,欢迎阅读!
白鹇,药用,副作用,价值

白鹇的药用价值_白鹇的副作用



文章目录*一、白鹇的药用价值*二、白鹇的副作用*三、白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白鹇的药用价值 1、功能主治

白鹇(学名:Lophura nythemera):属于大型鸡类。别名鹎雉(《尔雅》),白鹎、白雉(《尔雅》郭璞注),越禽(《动物学大辞典》),银鸡(脊椎动物分类学》),银雉(中国动物图谱·鸟类》)雄鸟全长100-119厘米,雌鸟58-67厘米。头顶具冠。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翅稍短圆。尾长。跗跖裸出,雄性具距,但有时雌雄均有;趾完全裸,后趾位置较高于他趾。雌雄异色;雄鸟上体白色而密布以黑纹,头上具长而厚密、状如发丝的蓝黑色羽冠披于头后;脸裸露,赤红;尾长、白色,两翅亦为白色。下体蓝黑色,脚红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羽冠近黑色。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

白鹇为杂食性,主要以椎栗、悬钩子、百香果等植物的嫩叶、幼芽、花、茎、浆果、种子,以及根和苔藓等为食,其中最常吃的是南亚锥栗的坚果、崖豆 、蕨叶、芭蕉芋等植物……通常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性机警,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繁殖期筑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凹处。每窝产卵4-6,雏鸟早成,孵出的当日即可离巢随亲鸟活动。分布于中国、缅甸、泰国



1


和中南半岛。多见于山地竹林中。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湖南、广东、广西、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海南等地。 2、用法用量

2.1、性味:《纲目》:,,无毒。

2.2、功能主治:汪颖《食物本草》:补中解毒。

白鹇的副作用 一般没有特殊副作用。

白鹇的医学记载及附方 1、汪颖《食物本草》:补中解毒。 2《医林纂要》:补中益肺。 3《纲目》:,,无毒。 4《医林纂要》:甘酸,平。

5、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因为啼声喑哑,所以称为“哑瑞”;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禽经》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白鹇即被称为“闲客”。唐代李白曾作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清朝更把白鹇作为为五品官服的图案。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c5a3b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