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节气资料内容:宋代清明习俗

2022-05-18 13:5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4节气资料内容:宋代清明习俗》,欢迎阅读!
节气,宋代,习俗,清明,内容

24 节气资料内容:宋代清明习俗

清明节自古以来便为历代所重视。到了唐宋时期,扫墓、插柳,以及 吃馓子、五侯鲭、食粥等节日习俗仍在继续,并更趋盛行。 清明上坟

宋代江南诗派的重要人物高菊涧在《清明》一诗中就形象地描述 了宋人清明上坟的情形: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由此可见,寒食、清明节既是家家上坟、人人扫墓之日,同时又 是生者相聚,亲友相会之时。 清明美食

在节日中,饮酒是不受限制的。此时的酒,是悼念的酒、祭奠的 酒、思念的酒。人们除了在“江头吃饮,践踏青草”外,还在“芳树 之下,园圃之内,罗列杯盘,互相酬劝”。人们在节日中欢饮美酒, 吃着节日美食,悠闲而自在。

据说,大文豪苏东坡在徐州任职期间,特别喜食馓子,他在《寒 诗》中写道:

纤手搓成玉数寻, 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无轻重, 压扁佳人缠臂金。

由诗中足见馓子受欢迎的水准。自古文人总是借物抒怀,苏东坡 《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见赠五首》其二中生动地描绘了宋代人在清 明节吃五侯鲭的感受。


紫驼之峰人莫识, 今君坐致五侯鲭, 路傍拾得半段枪, 用之如何在我耳,



杂以鸡豚真可惜。 尽是猩唇与熊白。 何必开炉铸予戟。 入手当令君丧魄。

清明节插柳

清明节插柳是自古有之的传统习俗,至打宋代仍在沿袭。苏东坡 《咏柳》一诗中说道:

长恨漫天柳絮轻, 只将飞舞逐清明。

宋代诗人方岳在《柳》一诗中亦有这样的诗句: 粥香饬白清明近, 斗挽柔条插画檐。

此外,宋代词人晏殊、晏几道、柳永、方千里、陈允平、周邦彦、 文英等也有寒食节咏柳的不俗之作,如晏几道《浣溪沙•柳》词道:

二月风和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弄日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台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北宋词人、婉约派创始人柳永的《玉楼春•柳》词为:

黄金万缕风牵细,寒食初头春有味,殢烟尤雨索春饶,一日三眠 夸得意。

章街隋岸欢游地,高拂楼台低映水,楚王空待学风流,饿损宫腰 终不似。 清明馈宴


每年的清明节,皇宫内依然要举行清明馈宴等娱乐活动。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曾有幸参加在禁苑内皇帝寒食馈宴,有感而 《三日赴宴口占》,诗写道:

九门寒食多游骑,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可见,当时能享受朝廷馈宴之邀,实属幸事。而宋政府对清明节 的假期也有了相关规定。如,对产盐区的居民有特别规定。 寒食禁火

据《食货志》记载: 1008 年,就是大中祥符元年,下诏泸州南井 户,遇正、至、寒食,各给 3 天假。

南宋时期,清明实行禁火规定。词人画家周密在其《癸辛杂识》 中,就记载了一段关于寒食节官家查处百姓对禁火执行情况的详实故 事。

《癸辛杂识》中讲道:

绵上火禁,平常年月要禁火七天,丧乱之年则禁火三日。

寒食这个天,乡里的社长一伙要挨家户用鸡毛查拨各家灶灰,一 旦鸡毛稍焦卷,说明这家没禁火,就要罚香纸钱。特殊有病及年老不 能吃冷食者,要么认罚,要么就到介公庙求神卜卦。卜到吉卦,就能 够燃用木炭,如卜到不吉,则宁让死也不让用火。百姓无奈,大冷天 想吃点热东西,或者把食物放在太阳下,或者把食器埋藏在羊马粪窖 中,以求保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7cce1ea1b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