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文案

2022-03-31 20:02:3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案例教学文案》,欢迎阅读!
文案,社会实践,案例,年级,教学

精品文档

五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案例 -----清明节话清明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清明”首先是一个地理名词,从地理学上来说,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之第五节气,在44日或5日,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它也是一个文化名词,因为负载着祭祖、扫墓、踏青的习俗,它被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对于个体的人来说,它更是一个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可以肆无忌惮的思念故去的亲人。

清明节这一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在缅怀中体验生命的美好,在思念中学会珍惜身边的亲人,在追念先烈中感受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养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访问的形式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并搜集相关的诗文对联。增强对清明节文化的了解。

2.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至今还有哪些是比较盛行的,哪些渐渐已被人遗忘,更深一步了解传统文化习俗。

3.通过外出踏青,扫墓等活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感受春光的明媚,同时也缅怀洋田村姜叶良英雄烈士,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以和家人一同祭祀的活动形式,通过观察了解解决自己心中对祭祀文化的疑惑,更加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及文明扫墓宣传。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小组成员商讨活动步骤,确定活动分工,确定小组长。 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孩子通过研究商讨,确定出本次活动的主要活动开展步骤,以便在后面活动进行中能做到有序,不混乱。通过小组分工,小组长的确定等活动,让孩子有组织,有目的地更好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个人有事做,知道该做什么。附:

第二阶段 各个小组相互合作,自己列出所要了解的问题,准备活动所需材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这一阶段主要让孩子通过相互合作,遇到困难相互交流、合作解决。作出活动所需的必要的材料,自己设计,自己确定问题,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发展动手设计、动脑思考的能力。这阶段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一小组同学确定本小组的任务是“清明节文化调查”同学们经过商量确定了本小组要调查的几个问题,分别是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有哪些、为什么2009年清明节是44日而不是45日、了解清明节期间亲人或邻居是怎样开展祭拜祖先活动的、对人们开展清明节祭拜祖先活动你有什么建议、明节时节人们的变化怎样、天气变化怎样等。第二小组同学的任务是开展清明节扫墓活动。第三小组同学的任务是制作清明节手抄报。附:

第三阶段 分别展开小组活动,并记载好相关内容。

各小组各自进行活动,调查、采访、摄影和小报制作,让孩子自己去实地调查,面对面的进行采访,动手实地摄影和相互合作设计小报的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各方面动手能力,并通过孩子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观察中,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了解清明节有什么样的来历和风俗,以及各人对清明节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并且相关小组人员组织踏青扫墓等活动。切身感受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习俗。

第四阶段 结题,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想,以及今后活动的方向。 此阶段主要分为两步:

(一)、谈谈活动体会 分小组交流本次活动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建议等。

(二)、展示各组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大家评价,交流。 四、学生的收获:《小活动,大收获》

活动中收获最大的要数学生了。每一次活动都是孩子们锻炼、提高的机会。通过调查,他们学会了怎么与人沟通;通过动手制作,开发了他们的大脑,启迪了智慧,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收集各种资料,他们学会了电脑的使用知识;通过小组合作,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处理问题,如何处理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总之,孩子们在活动中成长,在学习与生活中变得更自信。

精品文档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2372cc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1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