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研基地活动计划

2022-09-25 06:1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科教研基地活动计划》,欢迎阅读!
学科教研,活动计划,基地

学科教研基地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科基地建设为依托,积极走“科研兴校”之路,努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认真实施课程标准;大力实施教师素质工程,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工作目标

在深化“导学导练,自主互动”智慧和谐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基于目标导学“有效学习”的内涵,构建基于目标导学的课堂“有效学习”的学科教学模式及其教学策略;探索一条深化学校课堂改革、建设学习型学校、提升办学品位、为师生幸福奠基的有效之路。打造一流教师队伍,力争年度产生省优质课获得者,力争有教师参加省市教学能手、市特色课评选;力争使学校教科研工作走在市县前列,争创省教研工作先进单位。

三、工作重点及其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课改

1、加强课改管理。成立分管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包组主任组成的学科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各学科基地成立课改工作小组。围绕课改开展以下工作。

1)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各教研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课堂教学理论,提高课堂研究能力。各年级部组织教师我校课改方案,使教师明确我校“导学导练,自主互动”智慧和谐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快乐、自主、高效”活力课堂模式的基本思路。明确基于目标导学“有效学习”的内涵、基本特征。

2)认真查摆,找准问题。各年级部、各教研组、各备课组、各任课教师要深入查摆剖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台帐,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问题解决有要求、有措施、有结果,有责任人。

3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继续组织每学期两次课堂教学比武活动,组织好人人上达标课,并将达标情况计入教师教学常规。

4)组织校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质课和优秀课评选。通过各项活动开展,选树课堂教学先进典型。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要求开齐国家课程科目,开设《传统文化》《环境》《安全》《人生规划》等地方课程,重点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学语文组要深化《论语课程》《散文鉴赏》课程,探索《唐诗宋词《名著导读》课程;英语课要深化《新概念英语》课程;物理化学课开展《科普阅读课程》

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备课组(或教研组)围绕课堂模式上同一课题,然后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开展先听后上活动。备课组(或教研组)围绕课堂模式由一个教师进行主备课后先来执教,其他教师听课后再来上课。

5、加强课型推广和应用。在深化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和讲评课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改革作文课、实验课等课型教学思路,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各课型课堂模式。以推广落实四种课型教学模式为重点,通过“先听后上”、上研究课、示范课、同课异构等途径,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6、教学能力排名。各教研组每学期开展两次赛课活动,根据学科课堂评价标准对课堂能力进


行排名,以此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7、课改标兵评选。根据各教师参与课改及其课堂教学排名情况,参照学期教科研成果开展课改标兵评选,以此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

(二)开展有效教研,提升教师素质

8、备课组层面。开展好说课、集体备课、导学案制作、试题命制、同课异构、先听后上、研究课等活动。加强集体备课,按照“主备人形成个案——集体研讨,修订形成通案——听主备人讲授先行课——教师个性化再修订——课后集体反思”的基本流程,把集体备课与个人研究有机结合,提高备课质量。

9、教研组层面。开展好“备说讲评”全员展示活动、优质课评选、观摩课、课堂教学能力排名、课例分析、课型探讨、专题学习、校本课题及其研讨活动。

10、学校层面:1)开展好师带徒、名师工作室建设、专家引领、博客平台交流、教学论坛、教学经验交流、共读一本书、省市课题研究等活动。2)邀请市县教研员以及省内外教育专家到学校进行业务引领,加强同市内名校的校际联合,打造一流教师队伍。3)编辑好《课改暨教科研工作通讯》,积累教科研成果,为教师交流提供平台。加强教师教育写作工作。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教学随笔、教学反思,加大获奖论文和发表论文都在考核中的力度。4)组织课堂教学开放周活动。组织好“课堂教学开放周”,邀请学生家长、兄弟学校的教师及各级教研部门专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听课指导,配合学校开展工作。5)组织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一是组织学校教学班子、年级主任、教研组长论坛。交流“基于目标导学的课堂有效学习”活动的成功经验。二是组织教师论坛。共同探讨课堂教学中好的经验、做法。6)组织学校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各教研组要从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中选定构建“高效和谐课堂”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和示范作用。7)组织开展教学反思、教学论文评选和课题研究。教师通过写教学反思,及时记录教学中的问题、经验和心得体会,并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不断提高教师总结和提炼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立足课堂教学创新,针对课堂教学的焦点、难点,积极开展课题论证和立项,通过课题研究平台,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四、实施过程

(一)准备启动阶段(20112月—20123月)

完成学科教研基地的申报工作;各学科制定活动计划,快速有序启动基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并保障各项工作正常、有效运行。

(二)实施推进阶段(20124月—20138月)

全力实施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工作规划和活动计划,各学科创新教研活动载体,并根据需要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和即时性经验总结。

(三)展示总结阶段(20139月—201312月)

学校对各学科工作评价与考核的基础上,全面梳理总结学科教研基地工作,表彰先进学科和个人,展示研究成果;提升、宣传、推介先进典型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3e3ae6d9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