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2022-12-29 07: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艺术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欢迎阅读!
前景展望,发展现状,浅析,学科,艺术

浅析艺术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作者:张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10



张杨

(吉林艺术学院 文化艺术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摘要:艺术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的开办。对于这一学科,目前国内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各个院校的办学情况也是五花八门。致使这门年轻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试图找到这些问题的所在,并展望这门学科今后的发展,以期为艺术管理学科体系的完善做出一份贡献。

关键词:艺术管理;学科发展;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4702

艺术理学是一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它产生于人类广泛从事的艺术活动的基础上,由艺术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建构而成,以艺术学理论为基础,以管理学为依托,又充分吸取化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素养,具有严谨的综合性的学理结构。从其诞生至今,经由人们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已经基本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有着新颖而丰富的内容。

一、艺术理学科发展现状

艺术管理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门新兴学科,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该学科,并取得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国外几十年的历史相比,我国的艺术理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在不断摸索,学科建设、体系还不完善。在我国艺术管理至今还没有被教育部批准为本科专业,而只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以及美术学、音乐学、影视学等艺术理论类本科专业中以一个方向的形式存在。其专业归属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将其设置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之下,这类院校对其毕业生授予管理学士学位,如中央戏剧学院、吉林艺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四音乐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另一类是设置在艺术理论专业之下,如美术学、影视学、音乐学等。这类院校对其毕业生则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但是不管艺术管理设置在哪类专业之下,在实际办学中,其人才培养方向是大致相同的,即具有艺术能力及理论背景的专业人才。

一般来讲,新生事物都有蓬勃的生命力,几年间,艺术管理专业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的一个热门专业,并为我国文化艺术产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许多艺术院校与甚至综合类院校依靠自身的优势学科资源,纷纷开设此系,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对象。艺术管理如此热门,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在各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同时,艺术品市场逐渐形成,各类艺术组织数量激增,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相关领域人才稀缺,因此国家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正在逐年增加。种种因素将艺术管理专业打造成了我国最热门的学科专业之一。

二、艺术理学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科学




艺术理学科在各高等院校建立起来后,学科的定位并不明确。这一点清楚地体现在专业的名称和课程设计上。开设艺术管理专业的学校,在称谓上五花八门,有艺术管理、文化艺术管理、艺术策划和文化产业管理等多种名称,学科命名上的不统一导致专业发展方向上的不明确。这种情况的形成,有具体的原因,其实这也是所有新兴学科起步时的必然现象。不同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本着发扬自身长处的原则,结合本校的优势,在专业设置上自然会有所侧重。如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戏曲学院或综合性的艺术学院,都是根据各自的专业与资源优势而设置的,因此各不相同。艺术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很广泛,包括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非营利艺术组织,而国家在政策层面也还没有对艺术管理有一个明确的界定。这些因素使这门新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位。

在课程设计上也是为兼顾各校、各学院的具体条件,明确学科类型或倾向而做出的定位。如设在教育学院,是为侧重艺术管理的社会教育性;设在艺术学院,强调艺术方面的专业性;设在商学院,侧重艺术管理的商业经营;设在公共管理学院,强调艺术管理的政策面和公共服务性等。

艺术管理课程往往是在原有的艺术专业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删,加上一些实践课程和管理学课程,就变成了艺术管理,如在美术专业基础上,减少一些专业技法课,增加一些如画廊经营、策展和管理学、统计学知识,就变成了艺术管理专业。这种机械的拼盘式的做法,无法形成完整科学的学科体系,也会从根本上影响所培养的艺术管理人才的质量,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艺术理学科的师资队伍不够健全

艺术管理在我国还是一门比较年轻而且并不成熟的学科,然而近几年来,艺术管理专业异军突起,迅速受到各类艺术行业的热捧。各专业艺术院校和许多综合性大学相继开办了艺术理专业,并且不约而同地将艺术管理作为交叉性学科发展的重点。目前我国还没有艺术理学的专业师资,因此现任的艺术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原来从事艺术专业或者管理学经济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一部分从事艺术专业、艺术产业的管理人员。很明显,他们的知识结构不甚合理,从事艺术专业的没有管理学的学科背景与理论基础;而有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背景的,往往不具备艺术的知识能力,无法形成合理互补的师资知识结构。这种情况不能不让人担心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在艺术理学科发展初期,具有专业知识的艺术管理人才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我国艺术理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艺术理学科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和文化活动的日益繁荣,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艺术管理人才成为21世纪高校艺术教育的当务之急。艺术理学科必将受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艺术管理所创造的既包括文化软实力,同时也包括经济的生产力,无疑在战略的高度,这将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因此,艺术理学科的发展也一定会受到我国政府的全力支持。艺术的经济价值是通过管理和经济的手段才得以充分的体现,艺术管理的发展将会极大地推动艺术产业的发展与创新,发展艺术管理新学科成为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必要手段和方法策略。

其次,作为艺术理学科的理论研究,由于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必将实现艺术学理论与理学理论以及各相关学科理论的有机的充分的融合。以此为准则,建构起既不同于一般艺术学和一般管理学,又与二者密切相关的属于艺术管理特有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各高等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课程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背景和专业素质。


此外,艺术管理也非常重视对非营利艺术组织的研究,这种新型的组织对艺术行业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凸显出来,针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所得的理论成果充实了艺术理学科。

最后,从就业前景看,目前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规模较小。同时,在传统的条块分割的体制制约下,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产业体系,这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文化艺术市场。在我国有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团体、文化艺术公司、影视制片机构、出版发行单位、各级各类的文化行政主管机关、文化事业部门等,他们的管理工作岗位在中国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总格局下,显现出求才若渴的景象。按照我国目前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的情况来看,该学科发展空间很大,但这方面专业人才稀缺,就业领域广泛,因此将有良好的职业前景和前途。尤其是设置在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由于拥有丰富的艺术学科资源与广泛的社会关系,这些对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创意性的艺术管理人才,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条件。所有这些都为中国发展艺术管理新学科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艺术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余丁.走向学科化的艺术管理[J.美术研究,2004(增刊).

3]曹意强.艺术管理的观念与学术状况[J.新美术,20073.

4]田川流.论文化艺术管理的主体系统[J]文艺研究,20052.

5]蔡美娟.艺术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构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4e0d6326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