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恃才且疏狂

2022-04-09 08:18: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杜审言恃才且疏狂》,欢迎阅读!
杜审,言恃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审言:恃才且疏狂

作者:金

来源:《传奇故事·百家讲坛》2010年第05

杜甫的爷爷杜审言是诗人中的顽童,学者中的狂儒,官员中的另类。在一次人事招录工作结束后,他出来便大嚷:“这回苏味道必死无疑!”别人大惊,问其缘由。他笑着说:“我和苏味道一起撰写评语,他读了我写的东西,一定会羞愧而死。听听,活脱脱的一个狂人!言下之意,苏味道的文章与他杜审言相比,一天一地,差之千里。这种一点儿也不谦虚的玩笑话语,把苏味道狠狠涮了一把,好在苏味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没有记这笔账,依旧将杜审言当做很好的朋友,并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

唐代多狂人,如贺知章自比四明狂客”,杜审言的疏狂也是出了名的。杜审言不但喜欢开玩,而且擅长吹牛,与苏味道、崔融、李峤齐名,合称文章四友。这四个人,都是响当当的大笔杆,混得都不错,苏味道和李峤还做到了宰相一级,崔融也深得皇室赏识。其中性情最不稳定、个性最为张扬的就是杜审言。他开玩笑有时不分场合,不问对象,一定要弄出惊人之言,《唐才子传》中载,杜审言曾对人曰:“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他不但自诩文章、书法独步于天下,而且找出了最高的参考标准:大诗人屈原和宋玉的水平虽高,但论起写文章,也只能做我老杜的下手;至于书法嘛,就连大书法家王羲之也得臣服。

杜审言是一个标准的狂儒,不过狂人一般都有些值得炫耀的资本。他的疏狂,除了饱读诗书的自信而外,的确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做支撑。清代才子金圣叹为儿子讲唐代律诗,讲了六百首,成《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书中他第一个批的便是杜审言,只选评了两首,却用了异样才大笔大墨未出其右岂不伟哉等赞颂之语,评价极高,而且坚定地认为,他的孙子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有源于此。不过杜审言虽夸夸其谈,毕竟落笔生花,工于翰墨,与腹中无货的狂人不可同日而语。

疏狂亦应有度,性格缺陷往往带来的是命运悲剧。想必杜审言平日出言不慎,玩笑随便,容易得罪人,祸事说来就来了。

《大唐新语》中记载,杜审言因恃才謇傲,为时辈所嫉……司马周季重与员外司户郭若讷共构之,审言系狱,将因事杀之。审言子并,年十三,伺季重等酬宴,密怀刃以刺季重。季重中刃而死,并亦见害。季重临死时,叹曰:“吾不知杜审言有孝子,郭若讷误我至此!”于是杜审言被免官归东,亲自写祭文祭奠儿子。

有才气的人如果不剔除傲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官场不比文场,两名官员因为忌恨杜审言,陷罪欲杀,置其于死地。如果不是杜审言十多岁的小儿子杜并挺身而出,手刃恶官,杜审言早一命呜呼了。这场风波使得杜审言痛失爱子,为疏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孝子救父的事情却感动了武则天,并亲自召见了这位不一般的父亲,“甚加叹异”,准备提拔他,:“卿欢喜否?”可怜的杜审言激动得一塌糊涂,“蹈舞谢恩”,还作了一首《欢喜诗》。可是,杜审言的内心不知是否真的高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54ffb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