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错课堂求真育人——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2023-01-03 05:37: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化错课堂求真育人——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欢迎阅读!
求真,育人,有感,课堂,教学

化错课堂求真育人

——读《华应龙与化错教学》有感



“化腐朽为传奇”,变“事故”为“故事”“相克相生,相反想成”,这些与数学教学有什么关系呢?在《华应龙与化错教学》一书中就能寻找到答案。“化错课堂,求真育人”我在认真学习中,感悟着华应龙老师数学富有灵动与睿智。

一、什么是化错

“化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化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最重要的是,把“差错”化为教学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华老师对“化错”的理解真是太有深意了:“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如果教师能够艺术的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了差错的宝贵价值,促进学生全身心地化入到创造性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习的乐趣,那才是真正把数学富有价值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中啊!

二、为什么要化错

化错的目的是什么呢?人生自古谁无“错”,差错的产生和存在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错”更具必然性。没有化错何来创新?放弃经历错误也就意味着放弃经历复杂性,远离谬误实际上就是远离创造。有差错,才有真正的学习,才有实质性的学习活动发生。有化错,才有我们期待已久的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活动的发生;有化错的课堂,才有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成长发生在容错中。学生才有进步,多么精辟的解释,让我对“化错”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怎样化错

可是在课堂上,我们怎么样才能去化错呢?华老师一语道破:

第一阶段,容错,错是错;这里容错,是指宽容、包容、容纳差错。首先,包容、欣赏学生的差错。其实,让学生悦纳自己的差错。老师要让学生明白:成功人士的高明之处,并不是他们先知先觉,一贯正确,而是他们有一个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有一双善于发现错误的眼睛,有一个肯于思索的头脑。最后,创造机会,暴露差错。允许差错存在实际上是学生认知的自然展开,是给予学生自主


处理新问题,学会在复杂情境中进行辩解、分析、判断、推理的机会。

第二个阶段,融错,错不是错。这个“融”是什么意思呢?融错,是把错误作为一种资源,从外表的表现入手,引导其暴露思维过程,分析其内在机制,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处、这时的错误已经不是教学的障碍,而成为宝贵的资源。这样的资源,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老师的。首先,分析差错背后真正的原因。“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要准确分析差错背后的真正原因,就得倾听学生,了解学生阅读的习惯,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定式;其实,让成功在差错中成长,因为差错除了具有启发功能外,还具有刺激、教育、醒悟、陪衬、免疫等功能。再次,要用好教师自己的差错。“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华罗庚。

第三个阶段,荣错,错还是错,荣错是结果,是目标,是对出错过程的回眸,是对差错的育人价值的欣赏。为什么呢?因为学习不是了解一道题,而是为了做对一个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a61ad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