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寻找,相互信任——从人物形象看《寻找 张展》

2022-03-29 10:10: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彼此寻找,相互信任——从人物形象看《寻找 张展》 》,欢迎阅读!
寻找,互信,彼此,形象,人物

彼此寻找,相互信任——从人物形象看《寻找 张展》

作者:张驰

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第12



要:《寻找张展》自发表以来便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学术界对孙惠芬在该作中展现出来的创作风格的转变、叙述节奏的把握、对新题材的掌控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褒贬不一。笔者认为,《寻找张展》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作品中众多人物形象生动立体的刻画,其中不乏典型,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共鸣并进行自我反思。作家通过对父(母)子两代人物形象的塑造,将代际冲突的普遍化与严重化鲜明地呈现出来,又不拘泥于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采用“多向寻找”的方式为解决代际冲突提供了可行的方案与路径。

关键词:人物形象 代际冲突 信任 寻找

2016 年,孙惠芬携长篇新作《寻找张展》重回文坛。作者放弃了自己所熟悉、擅长的乡土题材,转而将笔触伸至“90 后”的精神世界,探究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与阵痛。有学者甚至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寻找张展》之前,孙惠芬只写过一部作品,并且写了很多遍。”当然,转型并不意味着作者是对自己以往创作经验的颠覆与反拨,《寻找张展》中依然延续着孙氏小说特有的风格,即对人与人之间“无尽关系”的审视和关注。在该作品中,孙惠芬选择了“无尽关系”中的“代际关系”作为小说描写的侧重点,并通过对两代人中众多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将代际冲突这一现代生活中日趋普遍的社会问题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专制、妥协与开明——父母、长辈形象

《寻找张展》中的几位长辈性格迥异,身份地位不尽相同,却有着身为父母和成熟“社会人”的共性以及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深切期许。

第一类:“封建”大家长。张展的母亲林小放不像周朴园、蒋捷三、高老太爷那样企图用父权和封建等级制度来限制、掌控家族里的每一个成员,却拿自己从小接受的“官本位”思想不断“熏陶”张展和张展的父亲,使得全家人都臣服于她的脚下。她徜徉在官场的应酬之中无法自拔,痴迷于在金钱与权力之间来往穿梭,完全忽略了对儿子成长的陪伴与关注,没能给予张展任何一丝母亲应该有的爱与关怀,只会在其叛逆反抗、离家出走之后向他投出阴冷、厌恶的目光,并甩下几句冷冰冰的话语:“你太让我们失望了!你丢尽了你爹妈的人!”另一位被赋予了“封建”家长权力的就是交换妈妈耿丽华。她是环保局局长,谈吐间显得盛气凌人,提到张展更是义愤填膺,骂他是个没有道德感的“社会渣滓”。“她的表情犹如一块压缩饼干,古板、缜密、暗淡,那里挤压着再灵活的肢体动作都无法掩饰的凝重。”张展厌恶耿丽华,在他的眼中,耿丽华和自己的母亲是一类人——权力支配下没有人情味的怪物。耿丽华也不喜欢张展,却向张展的母亲承诺“我这人还没有管不了的人”。这般没有血缘关系却妄想着拥有母亲般约束力的愚蠢言论,更加重了张展对她的反感。

第二类,挣扎之后的妥协者。张展的父亲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人,他老道、稳重、谨慎、严肃的成熟官员形象在书的后半部分发生了翻转和颠覆。在张展的记忆中,父亲的形象一直都是模糊而抽象的。它有时是发现张展逃课后鄙夷和嫌弃的目光;有时是背着手在家里转来转去的背影;有时是和张展母亲以“我们”一起出现时的功利与世俗;有时是“醒悟”过来时托起张展下巴的愤怒与狰狞。然而当张展回到大槐树下,了解了关于父亲的往事之后,才发现父亲其实有着不为自己所知的另一面。父亲喜好文学、体贴孝顺、胸有大志、有责任、有担当,为了家人的期许,他放弃了展翅高飞自己理想,选择向命运妥协。




第三类,开明觉醒的长者。这类形象是以第一人称叙事者“我”——一个中年女作家为代表。“我”是一个“弃官从文”的知识分子,儿子在美国读书,两人因为一点小事意见相左,“我”站在长辈的角度,控诉儿子太过叛逆,不服管教,儿子则认为“我”不了解他们,根本没有资格妄下结论。在儿子的成长中,“我”自认为尽心尽责,对他的事情了如指掌,却在无意间翻阅他儿时的日记时才发现自己在无意间错过了许多他成长的关键节点以及与他交流、沟通的机会。在带着歉疚帮助儿子寻找张展的过程中,作者放下了身为长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开明觉醒的态度迈出代际沟通的第一步,由此走进了“90 后”的内心世界,并展开了一系列反思。

父母可能会忙于事业而忽略了对儿女的陪伴和关怀,但对孩子血浓于水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他们有着殷切的期盼,希望子女们都能过得比别人更加优渥,并且想要通过努力为孩子扫清前进的障碍,为他们创造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然而他们却忽略了倾听,混淆了自己希望的和孩子想要的之间的差异,有时会摆出高高在上的长者姿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剥夺他们独立思考和选择的机会,只因孩子们资历尚浅,涉世未深。这种状况通常会将矛盾激化,导致代际冲突进一步加剧。

二、牺牲与反抗——子女、晚辈形象

同样,《寻找张展》对“90 后”青年形象的塑造也非常深入人心。他们有人是官二代、富家子弟、独生子女;有人无父无母,流落社会,靠自己打拼过日子;有人牺牲在权力和金钱的车轮之下,不幸早逝或走向深渊,让人不禁唏嘘。

第一类,金钱与权力的牺牲者,也是张展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首先是张展的表姐梦梅。这个从小给了张展温柔呵护与关怀的天使般的女孩,被一场意外的车祸带走,始作俑者与父母沆瀣一气,令张展痛心疾首。然后是月月,这个无父无母的流浪女和张展风餐露宿却自由快乐,却因为贫穷开始堕落,最终走向了死亡。接着,黑脸男孩儿出现了。那是在英语补习班对面的拥政小吃部里,土豆饼的香气代替梦梅的怀抱、月月的小手,直击张展空虚寂寥的心。他劝慰张展悬崖勒马,走上正途,自己却被金钱彻底蒙蔽了双眼,踏上了传销的不归路。再后来,张展遇到了斯琴。从斯琴身上,张展不仅能得到母性的关怀、异性的爱恋,还能获取同病相怜的安慰与志同道合的鼓舞。然而这种神圣且复杂的情感,被交换妈妈耿丽华定性为堕落,她骂张展龌龊,说斯琴是下流的卖淫女,最终破坏了这段关系。

第二类,个性迥异、态度鲜明的“90 后”青年。他们不满于父母长辈专制独断的干涉,有着自己对社会独特的思考与认识,展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申一申是家里的独子,有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个人素养。他对待学术充满激情,讨厌循规蹈矩,向往自由,崇拜会做土豆宴、经历与众不同的张展。有爱、美满的家庭环境使得申一申即使羡慕崇拜,也绝不会迈开步子,成为像张展那样叛逆、洒脱、不顾一切追求自我的人。“90 后”青年中最有血有肉的人当属张展——一个富有内在力量感的青年。他孤独地穿梭在权力与世俗、冷漠与堕落之中,用叛逆来坚守内心的澄澈,用反抗来呼吁对爱与关怀的渴望,用自我来宣泄对艺术与美的追求。耿丽华说:“张展是一个没有荣辱观的孩子。”母亲林小放也劝说他:“孩子,你不能老是做个‘哭刘备’,你要健康成长。”然而笔者认为,张展比任何人都敏感,比任何人都健康。他能清晰地感受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痛苦与磨难,艰难地爬出谬误的深渊,坚守着自己的道德与良知,这正是他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张展在结识、失去这些同辈人的过程中看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懂得了在有些人的价值观里,金钱和权力至高无上,可以为此僭越道德、漠视法律;他明白了幼稚地离家出走不但没有意义,而且很可能使自己坠入堕落的深渊;他看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使富人唯利是图,让穷人沉沦堕落。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没能逃过悲剧性的结局,却在不同时期给予了张展不同


的爱、温暖与关怀,弥补了他精神上的缺失,提高了他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其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三、信任的缺失与寻回——代际关系的表述

无论是官员、知识分子还是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父母们与孩子间的代际隔阂是普遍存在的。身为长辈,他们大多疏于和孩子沟通交流,一味地用自己的社会经验来约束、限制孩子的想象与判断,只能看到孩子叛逆的表象,却对他们叛逆的原因置若罔闻,过多地站在长者的立场去教育孩子、批评孩子,忽视了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的诉求,了解他们精神世界的必要性。作为子女和现代青年,“90 后”面对长辈的“不理解”时通常会采取“以暴制暴”的错误态度。在他们眼中,父母长辈永远是思想落伍,跟不上时代潮流的老古董,很难理解自己新奇的想法和行为,从而放弃与他们沟通,用叛逆来表明态度,坚持自我。究其根本,这种日趋普遍且亟待解决的代际问题主要源于双方信任的严重缺失。父母不相信子女有抵御诱惑、明辨是非甚至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而子女也并不认为父母的古板思想会比自己的看法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如果你认为《寻找张展》只是一部单纯的问题小说,那就大错特错了。面对代际间信任的缺失,孙惠芬开出了一剂良方——寻找。两代人在三段走近彼此、弥合信任的多向寻找中最终化解矛盾,彼此珍重。在这看似大团圆的结局中,张展的来信却不翼而飞了。对于这样的安排,孙惠芬说:“这个结尾,只想表达一个信息:怀疑。怀疑构成了小说的张力:张展到底是确有其人还是虚构?怀疑也向读者提出警示:在这条时代之船上,当真会有人驶出所谓‘爱’的泥淖?”也就是说,张展很可能只是一种象征,一面旗帜,是作者对当下青年成长问题的隐喻与担忧。在无力改变时代变迁与发展大环境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像张展一样保持初心,幸存下来?答案或许不容乐观。因此作者振臂高呼,呼吁“90 后”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抵御诱惑的定力,拒绝以爱为名的“污染”,成为像张展一样不染于尘世、执著于本心的、具有内在精神力量的、有血有肉有灵魂的正直青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adeccb12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