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思考

2022-07-28 01:30: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读书的思考》,欢迎阅读!
思考,读书,关于

关于读书的思考

在这个电子信息科技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每个细节的当下,李克强总理的一句“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们应该天天读书,这种好习惯会让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更多了一些关于读书的深层次思考。

关于读书的意义,其实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互联网科技还没有兴起之前,人们对于读书的意义认知是既传统而又现代的——书籍是人类社会前进的阶梯,而读书能让人更智慧,更能接近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价值的中心。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用读书的方式实现求知、娱乐、甚至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都是那么自然而然。

但是随着互联网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碎片化的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了纸张和书籍,成为人们接受知识和娱乐放松的方式,无论是出版社还是纸媒体,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犹如人老珠黄的弃妇,处在了一个尴尬的时代,不上不下,自求不得,自救不得。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信息技术革命的洪流总是要裹挟和改变一些传统的生活、学习、认知方式,但是不论知识、媒介的载体怎么改变,读书,读好书,始终是人类社会每一个成员获得修养、进步、感悟和知识的途径,所以不只是李克强总理,包括总书记习近平也曾在不同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比如在论述读书的姿态时他说,“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劳的过程,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


说容易,做到很难。正是因为读书需要一个不浮躁而且要长期坚持的好习惯,所以现代都市人大多数都很难坚持做到长期心静如水的读书学习,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人买书、看书比较少的原因,更多的是把手机里下载了各种综艺节目视频、电子小说以及各种科普小短篇在手机中,利用上班路上或者闲暇来打发一下时间,真正拿一本书细细研读的机会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很多人会拿出“生活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大,没时间读书”等理由来解释自己为什么不读书,其实这些理由表面上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如果我们和西方、包括亚洲一些发达国家的国民阅读量对比,比如以色列、日本、新加坡等国家,还差的很远,但是这些国家的国民生活节奏以及各种生存压力可能一点都不比国内要小,我们经常可以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铁里看到一些人手捧着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所以,阅读对每个人来说,应该把它培养成一种生活习惯,进而影响、提升一个人工作、生活、做人、修养等各个方面,这是阅读带给社会和个体的正向作用。

在我们埋头发展经济、计算赚钱速度的同时,请不要忘了心灵滋养,心灵荒凉一片,即使再富有,也不会赢得真正的尊重,这对于个人来说如此,对于国家来说,更是如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cddb8f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c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