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的诗句——《中秋夜》

2022-08-14 21:57: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风的诗句——《中秋夜》》,欢迎阅读!
秋夜,诗句,关于



关于风的诗句 中秋夜》


《中秋夜》原文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中秋夜》赏析李峤的《中秋夜》借 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 ”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 千里外 ”) 不有雨兼风 ”呢 ?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 ”的未 得就是真理。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 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 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 ”为是的,也要敢于怀 疑,不断深入地探索。

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 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

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 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 月。

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 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

;可是

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 ?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 理:世


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

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中秋夜》作者简介李峤(644713),唐代诗人。 字巨山。

赵州赞皇 (今属河北 )人。 少有才名。

20 岁时,擢进士第。

举制策甲科。 累官监察御史。 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 返。

迁给事中。

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 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 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 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 年应在贞观十八年 (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 (713)

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 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cfcc1d7f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