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

2022-08-24 00:0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春联》,欢迎阅读!
春联





春联

又是一年春来到,过年的氛围愈来愈浓厚了。空气仿佛被染成了红色:红色的鞭、红色的衣服、红色的大门,还有更红的春联。

贴春联是我国的一项老传统了,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的“新桃”和“旧符”就是我们口中的春联。有此可见,贴春联早在宋前就已经有了。

春联的起源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北京大康桃木工艺品--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而桃符的起源是这样的:《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那么桃符又是如何演变成春联的呢?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文学艺术形式。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春联的旧称

春联俗称“门对对联”“对子”, “门对”、“春贴”、“对联”、“对于”,雅称“楹联”。



春联的特点

一、形式特点: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

2、对仗,即词性相同。上联某一处用了某一类词,下联同一处也要用同一类词。但词语门类有大小


之分,如名词,有表示天文、地理、自然、动物、植物、器具等的,上下联相对的词性只用一个大门类的,叫“宽对”,难度就小;用小门类的,如上句用花卉名,下句也要用同一花卉名的,这样用对叫“工对” 3、平仄相对。阴平、阳平为平,上声、去声为仄。如对联上句为平平仄仄平平仄,下句便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对读起来便感到悦耳和谐。但现代撰联已不太拘泥平仄了。

4、切忌合掌。

5、节奏相应。上下联的拍节必须一致,节奏必须对称,单音节对单音节,双音节对双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

6、句法相似。上下联在结构上要互相对应——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等。

7、内容相关。除“无情对”外,上联与下联的内容多关联,紧紧围绕着主题。 8、选好对联的横披



二、内容特点:

春联多是寄情抒怀,希望一年吉祥如意,含有迎新春、颂盛世之意。在我国,无论塞北、江南,乡村、

城市,机关、军营,都有贴春联的习惯。各行各业有不同的喜庆联语,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时代的气息和喜悦的气氛。比如:一元复始;万像更新。祖国有天皆丽日; 神州无处不春风。 春联用语一般轻松欢快,喜气洋溢,切情切景,大红色彩配上吉祥话语,为春节平添了欢乐气氛。在古时,人们撰贴春联主要是突出其喜庆气氛,多用一些吉祥词句,而不过分追求其内容。新中国成立以后,时代赋予大地以新的生机,春联也相应有了新的变化,人们在突出其喜庆气氛的同时,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在以歌颂祖国、自由、劳动、团结等为主题的春联大量涌现,给人以全新的感觉。

春联的实例



梨花院落溶溶月, 柳絮池塘淡淡风。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红梅朵朵迎新春 爆竹声声辞旧岁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山清水秀风光好 人寿年丰喜事多 和风吹绿柳 时雨润春苗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家和睦一家福 四季平安四季春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人勤三春昌 地肥五谷丰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雪里江山美 花间岁月新 横批;红梅报春 和睦

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 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 横批:天人合一 和美

上联:天和、地和、人和,和融华夏 下联:歌美、舞美、花美,美在今宵 横批:新春大吉 和顺

上联:和和顺顺千家乐 下联:月月年年百姓福 横批:国泰民安 和谐

上联:党心、民心、万众一心,科学发展春风起 下联:国运、家运、宏图大运,社会和谐旭日升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剪刀裁出春夏秋冬四季文章,笑脸迎来五湖四海九洲宾朋 横批:生意兴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d7331d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