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

2023-03-09 09:2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管理理论丛林各学派主要观点及代表人物》,欢迎阅读!
管理理,论丛,学派,观点,主要

管理理论丛林主要的管理学派如下:

仁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菅理理论的基砂上发展起来的。代表人有美国的哈罗 德•孔茨。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管理是一个过程,即让别人或同别人一是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 理是由一些基本步骤(如:计划.组织、控制等职能)所组成的独特过程。该学派注重把管理理论和 管理者的职能和工作过程联系起来,目的在于分析过程,从理论上加以概括,确定出一些管理的基本 原理、原则和职能。由于过程是相同的,从而使实现这一过程的原理与原則,具有普遍适用性。

2. 人类行为学派。代表人物是劳伦斯•阿普莱。主要观点是:既然管理是让别人或同别人一赴去把事 情办好,因此就必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该学派注莹心理学•注重个人和人 的动因,把人的动因视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这一学派把菅理看作是对纽织行为的领导和协调,坚持 认为抓好对人的管理是是企业成功的关镀。

3. 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彼得•德鲁克,代表作《有效的管理者》。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 管理者的实际管理经验或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他们认为,成功的纽织管理者的经验和一些成功的 大企业的做法是最值得借鉴的。因此,他们重点分析许多组织管理人员的经验,然后加以槪括和总结, 找出他们成功经验中具有共性的东西,然后使其系统化、理论化,并据此为管理人员提供在类似情况 下采取有效的管理炭略和技能,以达到组织的目标。

4•社会系统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代表作《经理的职能》°他被誉为“现代管理 理论之父”。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

1 •组织的实质——纽织是一个系统.是由人的行为构成的、整体的协作系统的一部分和核心。 这一协作

系统由人的系统、物的系统和社会系统所组成。2•组织要素:作为一个组织,必须具备三个 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成员间的信息沟通。经理人员是组织成员协作活动相互联系的中心。 他的基本任务是:建立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并保持其畅通;保证其成员进行充分协作;确定组织目标。 3•权限接受论:(1)权力来源原理: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的占有者。(2)权力大小的确定:权力发 出后被接受的程度,即不是上级梭予,而来自下级接受的程度。4•组织平衡论: (1)组织对内平 衡:组织对个人的诱因要大于或等于个人对组织所作的贡献。(2)组织对外平衡:组织内部效率产 生外部效能,它与外部环境间的平衡。

5.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斯特和罗霖茨韦克。强调应用系统的观点,全面考察与分 析研究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管理活动、管理过程等,以便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目标。他们认为,纽织 是由人们建立是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其中,这些要素可称为子系 统。系统的运行效果是通过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效果决定的。纽织这个系统中的任何子系统的 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把握组织的运行过程,就要研究这些子系统及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怎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

6•决策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伯特•西蒙。主要观点是:管理就是决疑,决策贯穿于整 个管理过程;把


决筵分为程序化决疑和非程序化决霓,二者的解决方法一般不同:信息本身以及 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现实中的人或纽织都只是“有眼理性”而不是“完全理 "的:决乗一般基于“满意原则”而非“置优原则”:组织设计的任务就是建立一种制定决我 的“人一机系统”。这一学派重点研究决我理论。片面地强调决我的莹要性,但决策不是管理的 全部。

7. 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是布莱克特和伯法等人。该学派将管理作为数学模式或过程加以处理。 他们认为,由于管理全过程(计划、组织、控制)的工作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把管理看成是 一个类似于工程技术、可以以精确计划和严格控制的过程,因此也被称为技术学派。其局限性: 适用范围有限,不是所有管理问题都能定量。实际解决问题中存在许多困难。管理人员与管理科 学专家之间容易产生隔阂。此外,釆用此种方法大都需要相当数量的费用和时间,往往只用于大 规模复杂项目。

8. 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有劳伦斯和洛尔希。把管理看成一个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选择和实施 不同管理我略的过程,强调权宜应变。主要观点:权变主要体现在计划、组织与领导方式等方面: R计划要有弹性;2、组织结构要有弹性;3、领导方式应权宜应变。权变管理理论强调随机应变, 主张灵活应用各学派的观点,但是,过于强调管理的特殊性,忽视管理的普遍原則与规律。按权 变的观点,管理者可以针对一条装配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种适应于它的离度规范化的组 织形式,并考虑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9 .人际关系学派。

•斯金纳(19041990)是行为主艾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是从60年代的人类 行为学派演变来的。这个学派认为,既然管理是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去完成工作,那么, 对管理学的研究就必须国绕人际关系这个核心来进行。这个学派注重管理中”人”的因素, 认为在人们为实现其目标而结成团体一起工作时.他们应该互相了解。

10. 群体行为学派.

这一学派是从人类行为学派中分化出来的,因此同人际关系学派关系密切,甚至易于 混同。但它关心的主要是群体中人的行为,而不是人际关系。它以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 理学为基础,而不以个人心理学为基础。它着重研究各种群体行为方式。从小群体的文 化和行为方式,到大群体的行为特点,都在它研究之列。它也常被叫"组织行为学"" 组织”一词在这里可以表示公司、政府机构、医院或其他任何一种事业中一纽群体关系的体 和类型。有吋則按切斯特•巴纳徳的用法,用来表示人们间的协作关系。而所谓正式组 织则指一种有着自觉的箱心券划的共同目的的组织。克里斯•阿吉里斯甚至用”纽织”一词 来概括"集体事业中所有参加者的所有行为"

11. 经理角色学派.

亨利•明茨伯格。这个学派主要通过观察经理的实际活动来明确经理角色的内容。

明茨伯格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组织中5位总经理的活动,得出绪论说,总经理们并不按人 们通常认为的那种职能分工行事,即只从事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工作,而是还进行许 多别的工作。

附:政治经济学派。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管理是具有二重性的社会功能,即指挥劳动和 监督劳动。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管理二重性理论,认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就是生产管理和 经济核算。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f2edd7be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