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的视觉心理浅议

2022-04-09 08:28: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艺术欣赏的视觉心理浅议》,欢迎阅读!
觉心,艺术欣赏,理浅议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艺术欣赏的视觉心理浅议

作者:孙菲萍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7

要:艺术欣赏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在艺术欣赏中,艺术家对于欣赏主体视觉心理的把握,有助于带领欣赏者达到艺术欣赏的理想境界:即通过视觉感知和理性的思考,来探析作品的内蕴,达到感情共鸣。

关键词:艺术欣赏;视觉心理;欣赏主体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56-02 艺术欣赏并不是对于欣赏主体对于艺术作品简单的解剖,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视觉,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感觉之一,与此相应的视觉心理对于艺术欣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性的观点,要求欣赏主体根据个人的认知、经验,对艺术作品进行重解读。而人对世界的认知经验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视觉感知及随之产生的视觉心理。 一、视觉心理的产生

人通过视知觉获得了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外界信息,这些信息被传送到大脑后,就产生对事物的认知,随后便产生了心理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视觉活动是被动的接受一切外界信息,正相反,视觉心理与视觉活动是能动影响的。在视觉认知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心理经验,会能动地进行好恶判断,以此来影响对观赏对象的选择。因而视觉具有高度选择性,对于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进行选择,包括特别是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这整个过程便产生了不同的心理作用。因此在艺术欣赏中,特别是视觉艺术的欣赏中,艺术家对于欣赏主体视觉心理的把握,有助于带领欣赏者达到艺术欣赏的理想境界:即通过视觉感知和理性的思考,来探析作品的内蕴,达到感情共鸣。

二、艺术欣赏中的视觉心理 (一)多样性和一致性

视觉心理最初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而每个人的视觉经验由于生活经历、所处历史文化环境的不同而各不相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位欣赏主体由于生活阅历、文化修养、对艺术的理解能力等的不同,面对同一艺术作品所产生的视觉心理是不同的。例如,在欣赏罗中立的著名油画《父亲》时,来自农村的欣赏者因联想到自己那仍在田间农作的父亲,而深受触动;社会学家欣赏了画作,在感慨人物造型逼真写实的同时,中国农民的形象就此形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造就了这样深邃的眼;外国朋友观赏了这幅作品后,除了被作者高超的绘画技巧所折服,另外也会因这幅画作而对中国农民形象有所了解;而专业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8ffc5c7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2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