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2022-04-12 02:17: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我们为你带来《望庐山瀑布》古诗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疑:怀疑。

银河:晴夜所见环绕天空呈白色的云状光带,由大量恒星构成。 九天:天空,极言其高。古人以为天有九重,最高一层称九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句是诗人的神来之笔,夸张而又自然,浪漫而又逼真——一道飞流从高空中直泻而下,我怀疑是天上的银河跌落到人间。前句一笔挥洒,字


字铿锵有力,字把瀑布喷涌的景象写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陡峭,又显出水流之迅疾。后句想象奇特,惊人魂魄,疑是二字蕴藉深沉,明知不是,但写来更觉生动、逼真,新奇而又真实。诗句气势豪壮,雄奇瑰丽,给人以美的感受,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句。 《望庐山瀑布》写作背景

天宝十五年,唐玄宗采纳了新任宰相房礯等人的建议,传下制置的诏旨,将四个儿子分置四方,对叛军造成分进合围的态势。不料太子李亨却在此诏命之前已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县)自行接了帝位登基,改年号为至德元年,尊奉玄宗为太上皇。玄宗得知虽心中不乐,但一来年岁已高,二来考虑到自己在位上引发了叛乱,心中内疚,面对既成的事实也就没有追究。然而永王李縕,正当盛年,身强力壮,雄心勃勃,对太子李亨擅自称帝,心存不满,便没有奉旨入蜀,反而移师江夏,继续扩充军队,召募人才,以便与肃宗李亨分庭抗礼。李白也因此不幸受骗,入其幕府,而后被捕下狱,终被流放夜郎。这是后话。且说李白此时因其妻思弟心切,欲上豫章看望弟弟,遂离开宣城,到距豫章很近的庐山隐居。庐山乃天下名山,景色秀丽无双,李白观察日九,爱之深切,写下不少诗篇赞美庐山美景。《望庐山瀑布》便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

《望庐山瀑布》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


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字。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作者用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之类的字,而用一个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29de14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c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