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2022-07-17 04:0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试卷,反思,语文,教学,分析



语文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

本次语文期中试卷难易适中,既考察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有材料图标类题目考察学生概括信息,提炼信息的能力。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成绩较月考有进步,但同时也反映出不少问题。

一、 试卷结构

本次考试的试卷结构与中招语文试卷结构一致,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提倡并考察了学生的自主阅读、研究性阅读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很好的考察和锻炼机会。

试卷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共26分,主要考察了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这部分包括字音、字形、病句、名著知识、课内默写和综合性学习六类题型。第二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共27分。其中共有两篇文段,一篇是节选课内文章《风筝》,一篇是课外文章《珍珠项链》。课内文段中考察了成语积累、主旨掌握、提炼信息的能力和对文章的熟悉程度。课外文段很好地考察了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试卷所选取的文段感情真挚、文质兼美,题型新颖,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理念。第三部分是古诗文阅读,共17分,包括古文和诗歌的考察。古文考察是选取了两篇文段,一篇是课内文段《伤仲永》,一篇是课外文段《孙权劝学》。题目以考察古文节奏、字义、文句翻译为主,其中对课外文段的考察主要以理解为主,以创新性题型“为乙文拟一个题目,并说明理由”来考察。诗歌考察以理解诗歌内涵为主,选取的诗篇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试卷考察了对诗中典故和名句含义的理解。第四部分是作文,共50分。作文以“那一次烦恼”为题,要求写真事抒真情,叙事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感人,不少于600字。

二、 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中字音、字形不难,得分率高。病句主要考察搭配不当和重复,得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修改病句题型掌握不好。名著知识的主要考察四大名著相关知识,不难,得分率高。课内默写前两道题得分率高,后两道题由于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句子内涵而失分,造成答非所问现象。名著阅读考察的是《西游记》的知识,由于学生对《西游记》比较了解,本应得分率较高,但在第一小问中很多学生知道人物叫什么却写错了字,第二小问中由于学生没有认真审题,造成没有得满分。综合性学习第一题失分多。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表格类题目,不知如何提取信息,从而得分率低。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目,学生基本能抓住要点来答,得分率高。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课内文段《风筝》考察多次,学生对文章内涵理解比较深刻,91112题得分率较高。但部分学生做第8题时没有认真审题,以为解释的是加点字造成失分。第10题考察文段原词,得分率低。课外文段《珍珠项链》一文故事真实感人,情感真挚,文章的中心思想容易理解。但学生对于概括性题目、分析写作手法、人称变换作用没有很好掌握,造成得分率低。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课外文段掌握不好,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第三部分古诗文阅读得分率低。本次古诗文阅读考察的都是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对古诗文考察不熟悉,没有完全掌握基础知识,造成失分情况严重。19题是对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学生不明白“也”作为语气助词的作用,因而失分。解释加点词中对于词语的活用不能很好掌握。翻译句子时很多学生凭自己的理解想当然地写,没有按照翻译要求来写。诗歌的得分率也不高。学生对引用典故这




种写作手法掌握不好,造成失分。

第四部分作文。此次作文题目明确,又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按要求来写,但部分学生写作口语化现象严重。

三、 原因分析

教师方面:

1、对学生心理和思维特点把握不够,不能很好预测学习效果,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点难点,造成对学生学习和复习指导不足。

2、不能有效利用课堂,效率不高,造成不能留给学生更多的复习时间。 3、对课内知识关注多,对课外的关注少,不能有效开拓学生思维。 4、作文指导不足。 学生方面:

1、学生没有掌握学习语文学科的方法,不明白语文学习的重点。 2、学生自觉性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 3、课堂效率不高,课下不好好复习。

4、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还是较陌生,学习方法没有掌握。 5、阅读量少。

四、 解决方法

1、抓好课堂效率,突出重点,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字词会默写,句子会

分析,写作手法会分析,文言字词会解释,句子会翻译。 2、教师加强题型总结,解题方法总结,让学生会分析,会写。

3、讲课前好好备课,尽量使课堂内容有趣,吸引学生,培养学生语文学习

兴趣。

4、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内部形成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5、加强课外阅读训练。 6、强化对作文写作的指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4313ae27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