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左右范文赏析

2023-03-02 14: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左右范文赏析》,欢迎阅读!
大海战,甲午,观后感,赏析,范文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左右范文赏析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是由陆毅主演的经典抗日电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希望你会喜欢!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腐朽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高中殿堂的学子,应该还依稀记得中国近代史上那几次流满中国人鲜血的战争吧?战争是参残酷的,如当头棒喝一般打醒了中国人。然而现在处于和平年代的我们,已无法体会敌人的残忍、清政府的腐朽和落后,但电影给我们呈现了一场体现中国人铮铮傲骨的甲午大海战。

甲午海战之前,清政府在列强的侵略之下,弊端尽显,国内鸦片横行,官员贪财枉法,在与其他国家的对战中,中国人认识到科技的悬殊是多么致命。于是,由李鸿章上书,清政府下令建立船政学堂,由洋人讲述西洋海军知识。与此同时,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从上海登上了轮船远赴英国,他们在最新式的军舰上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

而此时认识到朝廷腐败的光绪帝,立志变法图强,引进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花重金购买铁甲巨舰,竭力想增强海军实力,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掌权者,以至于甲午战争开始时清政府的战舰尽被用来为太后运送鲜果未归。面对日本装备精良的战舰,北洋水师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积极应战,他们宁愿战死,也不愿向敌人卑躬屈膝。他们直到弹尽粮绝、战舰沉没、英勇献身,真正让侵略者看到中国不是好欺负的,中国人不是临阵退缩的懦夫。有很多爱国将领宁愿自杀,永不低头,邓世昌、丁汝昌等就是这次海战中涌现的英雄。他们的牺牲让中国人铭记,让中国人明白不要再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此时,清朝廷正在为慈禧太后大办酒宴,庆祝生日之喜,却不知这“喜”从何来!那些满口奉承之词的大臣望着那满堂红绸是否会觉得,那红色是战士的鲜血染成的呢?

中国有着荣耀的古代史和屈辱的近代史,“落后就要挨打”是中


国人从中体味出的道理。而今我们作为青少年,要吸取历史教训,珍惜时光,好好学习,积极进取,创新发展,昂首挺胸的做个中国人,让“东方巨龙”腾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视死如归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导演是冯小宁。 观影归来,我心里有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这部影片描述了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国家落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刘步蟾等海军精英怀揣保家卫国的理想登上了各自的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铁甲舰大决战。中方英勇反击,可却还是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屈辱的一页。 看完这部电影,我非常敬佩这些民族英雄。就像邓世昌,他誓与舰同沉,舰沉时,他明明可以上岸却不愿上岸,表明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可他的爱犬--太阳,却舍不得他的主人,便跳入大海中去救邓世昌,可他还是不愿上岸。于是,邓世昌狠狠心把爱犬一同带入海中。我看到这一幕时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场景令人十分感动! 我敬佩英雄,同样也憎恨小人。那些日本人甚是可恶,想方设法占领中国的领土。当时的清政府软弱无能,受尽了列强的欺辱。现在,我们的祖国强大了!可是,日本还想抢我们的钓鱼岛,他们难道还认为我们的国家是一百多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时代吗?别再痴心妄想了! 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以邓世昌这些民族英雄为榜样,努力学习,长大后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观后感700字:全军覆没

看到甲午战争这个词,瞬间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所看的一部大片1894甲午大海战》,看完后心里完全不是个滋味。心情也十分的复杂沉重,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部电影叙述了19世纪后期,慈禧太后掌权,国家落后。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带领全体将士,邓世昌等海军精英登上战舰,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上展开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决战。中方英勇抵抗反击,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使中国在历史上被写下了屈辱的一笔。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5ee326f7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