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的押韵及其它

2022-04-15 10:1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曲的押韵及其它》,欢迎阅读!
押韵,其它

曲的押韵及其它

到了元代,入声字基本消失,以燕语为基础的北方官话里没有了入声字,代之而起的是类似今天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个声调。曲韵以元人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依据,将韵分为十九个部,没有将入声部列入其中。凡入声字都归入平、上、去三声字之中了。

从表面看来,《中原音韵》中的舒声(即平上去三个声调)比词韵分得更细(词韵平声仅十四个韵部),导致又多出了一些邻韵,但实际上曲的押韵不一定比词押韵更严格。因为元曲的作品中,邻韵相押现象常有所见,甚至非邻韵的也可以通押,如第十部先天韵与第十九部廉纤韵就就可通押。

曲有暗韵之说,即句中韵。比如《西厢记杂剧》第一本第三折第九曲有一句我忽听一声猛惊里面的听、声、三个字,与同剧第二本第四折第九曲这一篇与本宫始终不同中的宫、终、三个字,就属于暗韵。曲中的暗韵现象,可以说有的是作者故意为之,当然也有的是无意造成的。

另外曲还有赘韵的说法,即在本可不用韵之处用了韵。如[正宫·端正好],曲谱上规定首句不押韵,在次句才开始押韵。杂剧《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通常第一句不用韵,但《冻苏秦杂剧》第二折头曲[正宫·瑞正好]却是(叹书生)我这里,(便叹书生可兀的)身无济。那里也荫子封妻……”头句就开始押韵。第一句本可不押韵的,这里却押了这个字就是赘韵。

和赘韵相反的叫失韵,与诗词一样,失韵是个错误,指在该用韵的地方偶有不用韵的现象。北曲中失韵的现象极为少见。如商政叔套数【商调·玉抱肚】》,有渭城客舍,微雨过,陌尘轻句。《北词广正谱》在旁注明应韵,也就是说在字处本要用韵,这里未用,那么就是失韵。失韵是一违规現象,应该力图避免之。

关于曲的押韵还需要补充说明一点,即曲不忌重韵,每首曲子中,允许有两个以上相同的韵脚字,但小令一般是不随便重韵的。 原创: 欧阳滋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6de4e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