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精品

2022-10-09 21:12: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词大全-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精品》,欢迎阅读!
燕姬,新妆,孺子,中山,诗词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汴京元夕》原文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汴京元夕》作者简介李梦阳()明代文学家。 字献吉,号空同子。 庆阳(今属甘肃)人。 出身寒微。

曾祖父赘于王氏,父恢复李姓。

李梦阳鉴于当时台阁体诗文存在"千篇一律"的弊端,决心倡导复古以救其痿痹,确有一定进步作用。

他认为"宋人主理不主调,于是唐调亦亡"(缶音序》);同时也鄙弃中晚唐诗,认为"至元、白、韩、孟、皮、陆之徒为诗,始连联斗押,累累数千百言不相下,此何异于入市攫金、登场角戏也"(《与徐氏论文书》) 主张古诗学魏晋,近体学盛唐。 他的主张影响甚大。

《汴京元夕》赏析前二句,写各地的伶人粉墨登场,表演周宪王朱有炖的杂剧。

中山少男、郑燕少女都善演戏曲,说明当时杂剧传布的盛况。 诗中倚新妆、独擅场应是互文见义。

朱有炖的杂剧在体制上基本打破了元杂剧四折一本加一人主唱的成法,经常出现合唱、轮唱,甚至旦唱南曲、末唱北曲或二人对唱等形式,并且他的剧作曲词流畅,音律和谐,着重歌舞,便于演出,所以尽管他的戏内容上无甚可取,却能广为传唱。

少年男女争扮周宪王剧中人物,使我们对当时剧界的风气颇有所领会。 而汴京作为古时都会,在历受金元劫难之后,经明初的休养生息而恢复生机,重现繁华,其民俗风情,也通过这两句表露出来。 第三句是前二句的拓展。

实际上本文前面说到的表演朱有炖的杂剧,至此才正式点出。

春乐府,是指朱氏杂剧中点缀太平盛世的庆贺剧或宣扬女子守贞的节义剧。


自宋元以来,乐府常作为词曲的别名,朱有炖的杂剧、散曲集便称《诚斋乐府》

齐唱二字,刻意渲染出元宵欢庆,万民同乐的情景,给人的感觉是舞台上伶人的演唱与舞台下观众的和唱一起进行,场面肯定是热闹之极。 最后一句笔锋一宕,写起了戏曲表演场地旁金梁桥外的夜景。

月如霜之清冷幽静,与前面所描绘的欢庆热闹情景似乎不相吻合,然而这一句实际上却是诗人的神来之笔,以淡墨衬浓彩,余韵宛转,余味曲包,深得唐人竹枝词之妙。

月如霜令人想起苏东坡《蝶恋花·密州上元》词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数语,二者都写元宵,李诗、苏词中明月如霜的意象实有相通处。 我们不妨认为:正月十五的团圞明月是喜庆的象征。

明月如霜的意象,正体现了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期望人世美好事物永存的普遍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6efa6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