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吏》杜甫唐诗鉴赏

2022-10-17 08:13: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安吏》杜甫唐诗鉴赏》,欢迎阅读!
新安,杜甫,唐诗,鉴赏

《新安吏》杜甫唐诗鉴赏

《新安吏》杜甫唐诗鉴赏 新安吏 杜甫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 “县小更无丁?” “府贴昨夜下, 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 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 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 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 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 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


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 仆射如父兄。” 杜甫诗鉴赏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接着,郭和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乘胜率军进击,以二十万兵力在邺郡(即相州,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包围了安庆绪叛军,局势可喜。但昏庸的肃宗对郭子仪、李光弼等领兵并不信任,加上粮食不足,士气低落,两军相持到次年春天,史思明援军至,唐军于是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保东都洛阳,其余各节度使逃归本镇。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大举征夫。杜甫这时正由洛阳回华州任所,耳闻目睹了这次惨败后人民罹难的痛苦情状,作组诗“三吏”、“三别”。

《新安吏》是组诗的第一首。新安,在洛阳西。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这两句是全篇的总起。“客”,杜甫自称。以下一切描写,都是从诗人“喧呼闻点兵。”五字中生出。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这是杜甫的问话。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定制:男女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至天宝三年744),又改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按照正常的征兵制度,中男不该服役。杜甫的问话是很尖锐的,眼前明明有许多人被当作壮丁抓走,却转而问:“新安县小,再也没有丁男了吧?”“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吏很狡黠,回答说,州府昨夜下的军贴,要依次抽中男出征。“中男又矮又小,怎么能守卫东都洛阳呢?”王城,指洛阳,周代曾把洛邑称作王城。杜甫又一问,却没有答话。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杜甫把目光转向被押送的人群。那些似乎长得壮实一点的男孩子是因为有母亲照料,而且有母亲在送行。显然父亲早已被征调。“瘦男”之“瘦”已叫人目不忍睹,加上“独伶俜”三字,更见无亲无靠。杜甫对着这一群哀号的人流,究竟站了多久呢?

只觉天已黄昏了,白水在暮色中无语东流,青山也仿佛带着哭声。这里用一个“犹”字以显示恍惚。人走以后,哭声仍然在耳,仿佛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7857d6cb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