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人调查报告(改版)

2022-10-20 17:0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家乡的名人调查报告(改版)》,欢迎阅读!
调查报告,改版,家乡,名人

家乡的名人—— 关于名人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在广州有许多出生在这里的名人,但是他们为什么有名?人们为什么知道他们?他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名人为什么如此受人们的爱戴?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小组选择了陈燮霞与红线女这两位名人做了调查对此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过程

1.上网搜集资料(资料法) 人物生平:

陈燮霞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榄核镇大坳村人,中国女子举重队队员,来自八一队,四肢协调且力量均衡,肌肉强健而富有弹性,属于典型的女子力量型身材。2007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夺得女子48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军。2008年奥运会获得48公斤级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



红线女:

1925年出生,开平水口镇泮村人.

1938年师从舅母何芙莲学戏,初起艺名小燕红,后同班著名艺人靓少凤对她讲述了“红线盗盒"的侠义故事,建议她改为红线女,她高兴地接受了这个艺名。

抗日战争时期香港沦陷后,随马师曾的太平剧团(抗战剧团、胜利剧团)在广东、广西各地演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香港,演出于港、澳、穗及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1952年在香港组建真善美剧团,并与马师曾、薛觉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宫恨史》等剧。1955年返广州,参加广东粤剧团,先后在广东粤剧团、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团工作,曾任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广州粤剧团艺术总指导,并曾当选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是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四、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

红线女从艺60多年来,演过近百个粤剧,拍过90多部电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

外各类妇女的艺术形象。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1955年回穗后,先后主演了《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李香君》《山乡风云》《昭君公主》《白燕迎春》等许多剧目,她所塑造的翠莲,朱帘秀、王昭君、李香君、刘琴、沈洁等人物,感情充沛,


象丰满,性格突出,深入人心,形成独具特色的红派表演艺术。她所创造的红腔",千锤百炼,炉火纯青,许多红腔名曲,脍炙人口,广为传唱。

主要的功绩:

陈燮霞



2004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季军; 2005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48公斤级总成绩、挺举冠军,抓举亚军; 2006年全国女子举重冠军赛冠军;

2007年亚洲女子举重锦标赛以抓举95公斤,挺举120公斤,总成绩215公斤获得三项冠军,并打破挺举世界纪录;

2007年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世界冠军; 20084月全国举重锦标赛以抓举96公斤,挺举117公斤获得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成绩212公斤获得女子举重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将挺举和总成绩的奥运会记录都提高了两公斤,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第一枚金牌获得者.

2009年亚洲举重锦标赛,因状态不佳、奥运会后才开始训练,陈燮霞仅以抓举83公斤获得银牌,挺举113公斤获得金牌,总成绩196公斤获得银牌。

红线女:

粤剧红派表演艺术创始人

她在艺术上勇于革新,在继承粤剧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京剧、昆剧、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创造,开创了独树一帜的红腔。代表作《荔枝颂》《珠江礼赞》《昭君出塞》更被视为粤剧唱腔的经典。曾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20091011日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

1957729日—810,在莫斯科举行的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上演唱《昭君出塞》、《荔枝颂》,获东方古典歌曲比赛金质奖章;

1985年获美国亚洲协会和联合国交响乐协会分别颁发的“杰出艺人奖”和“太阳和平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81a4c55b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