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

2022-12-27 23:31: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语文高一高一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欢迎阅读!
高一,苇草,语文,一根,人教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高一 年级 语文 备课组





主备人 李怀艳 课型 自读 验收结果: 时间 2012 5 17

合格/需完善 15 4 课时 总第 56 课时 分管领导 课时 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鉴赏哲学家深邃的思想。





1、教学重点和难点:捕捉关键信息和对文中深邃思想的理解。 2、安排一教时



教师活动

一、导入,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二、要求学生围绕以下问题阅读课

帕斯卡尔是法国17世纪有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他的思想深受文,重点看看文章说了几个方面的内另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蒙田的影响。蒙田认为思想很难保留和容。 捕捉,“我把思想写下来,乐事,我写下的却是思想逃逸了”,因为人的记忆能力差,念头过多,要捕捉到有价值的思想全靠运气。于是帕斯卡

思考:“人是能思想的苇草”概括了人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说人全部

尔追随蒙田随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偶然闪现出的思想,并保持原貌,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思想既然是无与这就是《思想录》。这些零星无序的思想比逻辑演绎的思想更加真实、

伦比的东西,为什么又说它有缺点又是

细致,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胡思乱想。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思想录》中卑贱的?如何认识人是可悲与伟大的有关思想价值的一个段落,来体会其思想的光辉。

师生讨论问题;

①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第一段:思想形成人的伟大。即:人之伟大源于他拥有思想。 作者以 “苇草”为喻说明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形象写出人的渺小、脆弱,在大自然面前的不堪一击。这样比喻是为了衬托出思想的力量:思想使渺小的人变得高贵和有尊严。宇宙的浩大,能毁灭脆弱渺小的人;人却因为思想,可以概括宇宙,这就是人在

统一体?

三、总结:“人是能思想的苇草”这一著名比喻,不仅确立了思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也蕴含了帕斯卡尔对于能思想的人生的自尊与激情。帕斯卡尔认为只有同时看到人的崇高使命和人的软弱无力才能看到真理。他在《思想录》中,反复论述:人是伟大崇高的,

精心校对版本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宇宙中的全部尊严。

③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又是卑鄙渺小的;是可以达到幸福的,又是处于十分悲惨的状况的,所以认识自己至少是认识人的一部分,伟大与卑

作者把思想看作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微的统一,高贵与贫贱的统一,幸福与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它的优势表现在精神上,不幸的统一。我们对自己认识得越深刻在他的思想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就越接近于一个真实的人。 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

④怎样理解“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作者认为,人的心灵追求与实际表现是矛盾的。人,即使他堕落了,但也没有完全泯灭心中的灵性之光,所以他才会想表现为天使;但是这个善良的愿望只是人的显意识,而在这一意识的冰山下蠕动的,常常是连禽兽都不如的邪恶,而人又常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漠视这种邪恶。有一句老话:善良的愿望有时把人引导到地狱中去,这些善良的愿望可以用自由、民族、平等、博爱等名之,也可以用幸福、革命、富裕、正义等描绘,但在历史上,有多少罪恶都是凭着这些善良的愿望而大行其道。

⑤“思想由于他的本性是何等地伟大啊!思想又由于他的缺点是何等卑贱啊!”这里的“本性”和“缺点”指什么?

思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是独立的、自由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可惊叹的、无与伦比的东西。正是它使人如芦苇一样脆弱的生命变得有力;是它使人高于其它万物,超越了一切貌似强悍的对手,成为万物灵长;是它使人拥有了尊严,是它形成了人的伟大。这就是思想的本性。同时,它又是卑贱的的。帕斯卡尔认为“欲念和强力是我们行为的一切根源”人们总是被许多虚幻、邪恶的欲念包围着,它驱使人们追求享乐、追求安适、追求衣食温饱,追求天伦之乐,人们永远不会满足于此,妄想得到更多得更高的来自别人的关怀,所以思想难以超越这些虚荣而真实地生活。这就是思想的缺点。

⑥第八、九两节反复强调了什么意思?第十节以“伟大的君主”“失



精心校对版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8bf8d315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1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