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厌学案例剖析

2022-05-18 23:10: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生厌学案例剖析》,欢迎阅读!
厌学,高中生,剖析,案例

高中生厌学案例剖析

我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已经15个年头了,这期间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学生,其中不乏一些对学习没兴趣,不用功的学生。由于迫于家庭的压力,才勉强呆在学校熬时间,企图混过高中三年。我对此深有感触,针对案例剖析如下:

第一篇章:走进案例

李军同学,男,17岁,高二理科班。其父亲在外地工作,每个月才回家一次,母亲文化水平较低,不会教育孩子。李军学习态度很不端正,经常在上课的时候无精打采,提不起学习兴趣,也常常旷课在宿舍睡觉,并且屡教不改。我使用了很多方法,但都效果不佳,我一直很困惑,一直在苦苦思索!

第二篇章:案例诊断

我觉得问题的存在原因不在一处,应多管起下,多角度出击,方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经过家访和与该生座谈,我觉得问题症结如下:

1、家庭教育简单粗暴

父亲忙于工作,无力顾家庭的其他事。母亲的文化水平较低,忽视了他的学习及习惯,如果我打电话给家长说他在校的表现不好时,其父亲也只是暴打一顿。缺少了本该享受的家庭温暖,快乐,许多坏习惯与家庭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家里,他缺少了爱,缺少了教育

2、学习没兴趣,厌学严重

兴趣是一种动力,是成才的起点,“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古教育家孔子的论述颇为精当。可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之重要。

3、没有好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进入高中后,学习方法上还停留在初中水平,认知能力也没有多大改变,一些好的生活习惯没有养成,懒散的作风去形成了。

4、缺少自信,没有明确的目标

由于进入高中后,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盲目自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行,对考学没信心。

5、交友不慎,误入歧途

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经常旷课,期间接触了一批不学习胡混的“朋友”,于是助长了李军的一些坏毛病的形成,一发不可自拔。

6、缺少鼓励和肯定

李军高一时尽管成绩不理想,但很关系班集体,劳动从来不惜力,但文化课成绩差,缺少底气,当时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及同学的肯定和鼓励,所以迷失了自我。

第三篇章:对症下药

(一)情感管理方面——学校、家庭共同配合 1.弥补缺失的爱

我经常有意无意的充当他的家长角色,常常主动和他聊天。之后,我经常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活动,告诉他应该怎么注意文明礼仪。凡是学校举行的活动,我都尽量鼓励他,让他主动参加。

2、因地制宜,及时引导

相信每一位学生在做事的时候,必有其内心的想法。我找来问他:“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吗?”“想!”一个干脆的回答。“那犯错了怎么办?有想法吗?”“批评,有想法!”“那写下来可以吗?”“行!”于是和他约定好了。根据自己写下来的一些想法和感受,过了后再一分析,他自己都感觉自己的不对了,老师批评的很有道理。

3、家校密切合作


一个出色的孩子,必定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的结果。开始是我经常主动和他父亲联系,后来他父亲也主动联系我,共同加入教育孩子的行列中来。(二)学习方法方面——制定学习计划

1、计划要合理

明确学习奋斗的目标,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了。

2、计划要详实

明确每天具体干些什么,要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比如:早自习要读哪一科,读什么内容;晚自习要完成作业、要预习明天的课程等;计划的安排应合理、科学。要有效利用时间,比如:晚自习第一节,思维比较清晰,可以钻研数学物理等理科题;最后可以做语言类的题。

3、计划要坚持

“坚持”是计划实施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的。要清楚,特别是语文学习,今天的努力,并不能在明天就得到回报。它是量的积累引起质的飞跃。坚持!坚持一定能产生奇迹。

(三)习惯方面——好的学习习惯要保持 1、预习的习惯

每次上课前,抽出一段时间(没有时间的限制,长则20分钟,短则课前的56分钟,重要的是过程。)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

预习的基本方法:

“读”——先将教材粗读一遍,以领会教材大意,然后根据物理学科特点重点细读。

②“划”——即划大意、划重点。将一节内容的重点、规律、概念等划下来分别标上记号,以帮助上课听讲时记忆。

③“写”——即将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写在书边。 “查”——即自我检查预习的效果。合上书本思考刚才看的内容,哪些一看就懂,哪些模糊不懂,通过做课后习题,检查预习的效果。

2、上课的习惯

①积极融入课堂:尽量与老师保持一致、同步,不能自搞一套,否则就等于是完全自学了。

②抓住重点:老师在讲课时总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突出重点上,进行到重要的地方,或放慢速度,重点强调;或板书纲目,理清头绪;或条分缕析,仔细讲解等,我们应培养自己善于去抓住这些。

③突破难点: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注意专心专意,仔细听讲。总之,我们要做到“会听”,能“听出门道”。

3、记笔记的习惯

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记知识点、记典型例题、记方法、记错误反思、记疑难、记悬念、记体会。

4、复习的习惯

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做作业的习惯 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6、质疑的习惯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7、整理错题本的习惯


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8、小结的习惯

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的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我们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第四篇章:药到病除

通过上面的多方面诊断,多管起下,李军同学渐渐地变得懂礼貌了,看到老师会主动打招呼了,比较遵守纪律了,很少犯错了,孩子也明显懂事了,学习也努力了。在期末考试中,成绩进步了30多个名次!

第五篇章:思路总结

总之,与学生坦诚相对,不仅在学习上付出关注,更要在生活琐事上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相信每一个孩子的本性都是纯真的,在爱的教育和呵护下,学生会渐渐地改变,会养成良好习惯。心中牢记:爱可以融化冰雪,爱可以创造奇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961cb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