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2023-03-18 02:21: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议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欢迎阅读!
心理健康,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但是,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和变幻莫测的社会生活,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时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人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重视。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生理发育烦恼、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

二、如何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其内容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心理素质培养与心理健康维护任务。这两个任务层次不同:心理素质培养主要是使学生能成功、成才;心理健康维护则主要是使学生能正常地生长发展,能适应、成人。基于上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分析和理解,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创造健康的教育环境,避免学生经常性地陷入危机状态,维持其心理的平和、积极、顺畅。这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其次,要坚持发展优先、防重于治策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着眼于发展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发展性教育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提高抵御不良心理影响的能力,使学生在补救性教育中放下包袱,早日走出心理误区,发展健康向上的心理。

三、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是一种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教育活动。因此,要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立足点,理学原理则是指导我们开展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期是最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这是青少年的基本心理特点,把握好这一特点,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要客观、科学地判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对学生心理问题判别上,要坚持把科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客观、科学的心理异常判别手段结合起来的原则。在这一原则下,要正确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宜匆匆下结论,最好能请心理专家进行诊断。

3、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的特点是系统性和连贯性。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时的需要,而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有利于我们实行连贯性的跟踪教育所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尽可能建立学生心理档案,以有利于系统、连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

总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d3455401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