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话语分析下的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

2023-01-25 17: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批判话语分析下的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欢迎阅读!
社科类,批判,话语,文本,翻译

批判话语分析下的社科类文本翻译研究

要:英国批判语言学家Norman Fairclough指出,批判性话语研究的语言观是将语言看作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他称之为话语。他致力于探究话语与社会结构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话语机制对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作用,从而促使话语与权力、意识形态之间的隐形关系明朗化。本文将CDA运用到翻译研究中,选取了社科类翻译文本《变革中国》译文:变革中――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capitalist”意为资本主义,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此处不可直接译作中国是怎样变成资本主义的,此处应做改译。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其主要特点是鼓励自由的市场经济。许多西方人将资本主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同义词。如何为市场经济定性?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市场经济不是属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不是区分姓社姓资的分界线,而是经济手段和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所以此处的“capitalist”应指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加以润色便有了本书的标题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其次,批判话语分析下的翻译可以揭示文字背后隐藏的意义、权力,从而控制和引导人们的评论。 原文:Most tragically the Chinese leader’s blind commitment to a foreign doctrine turned it into a fossilized dogma which they accepted without criticism as a panacea. Even a statesman as defiant and independent as Mao fell into this trap…Brought light to the Party which had jettisoned all Chinese traditions with contempt in its eager conversion to Marxism. 译文没有翻译这一段,而是将其整个删去。这段主要交代早期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而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的一段历史。虽然作者尽量客观地进行表述,但原文作者科斯代表的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不可避免地存在排他意识,这都暗含于文字中;而本书译者代表的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能地察觉出这种排他,转而选择采取删译的策略,没有让其扰乱读者对本书整体意义的理解。

再次,批判话语分析下的翻译可以与社会背景紧密联系,帮助译文读者理解。

原文:Mao returned in triumph probably without realizing that in exchange for this Treaty China would tie itself to Stalinism; the painful efforts to break away from its influence would preoccupy Mao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译文:踌躇满志的毛泽东立即凯旋归国。他不可能想到,这个来之不易的条约却会把中国捆绑在斯大林主义的樊篱之上。在斯大林主义的阴影下,毛泽东的建国之路一波三折。为了摆脱斯大林主义的困境,中国却一步步深陷计划经济和激进意识的泥沼而不能自拔。这些不可言喻的苦楚和无助的挣扎将伴随毛泽东的余生。

原文只用了五个单词“break away from its influence”而译文中却将其译成一段话,这样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译者把中国正处于何种困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困境,对中国的影响等都更加清晰地传达给译文读者。 从批判话语分析的角度看《变革中国》的翻译,译者对原文进行了大量的改译、删译和增译,译文本身就体现着一定的译者意识形态,而译者这样的选择又是考虑到译入语受众的意识形态,所以最终的译文是源语意识形态、译者意识形态和译入语读者意识形态三者之间权力角逐的结果。这样的译文更乐于被读者接受,所以该书能在中国如此受欢迎。 .结语

CDA的主要目的就是使语言使用方式背后体现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明朗化。在CDA中,通常研究的是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话语,而在翻译研究中,不仅是源语文本,目的语文本的相关社会、政治、文化语境也要纳入研究。互文性、话语秩序、语境重构等CDA中的重要概念同样适用于翻译,因为两者的目标都是揭示不同文本特点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也研究社会、政治、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翻译文本能够加强、颠覆或者改变社会秩序,文本间的


关系以及社会背景是通过翻译中不同的文本结合方式,不同的话语、体裁、风格表达的。CDA下的翻译研究,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译文与社会权力关系之间的隐含关系。 参考文献: 2 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2nd ed..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0.

3】罗纳德哈利科斯,王宁(Coarse Ronald. Wang Ning .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5 周洁(Zhou Jie. 社科类文本翻译的特点――以〈你好 社会学――社会学是文化学习〉的日汉翻译为例.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07 390-9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9dcf27853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