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情境创设的两个方面

2023-02-10 01:04: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例谈情境创设的两个方面》,欢迎阅读!
创设,情境,方面,两个

例谈情境创设的两个方面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可见对数学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之一.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包括数学知识产生的背.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也能为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

从有意义的情境中获得的课堂知识,比较容易成为可迁移的知识,因为情境为这些知识的运用提供了支撑.教师如能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迁移情境,那么可以促进学习的正迁移,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已有的认知,不断地去同化新知识,从而到达调整、扩大和优化原有的认知构造,建立新的认知构造的目的.同时在情境中运用知识,学生会感到知识变成了力量,于是驾驭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数学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 数学问题情境总的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创设: 1 生活化的情境

这样的情境不但贴近生活,迁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为教学所用,同时也表达了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沟通了现实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如:

在讲授中心对称图形时,教师结合春节晚会上刘谦引发的魔术热,设计了情境“感应魔术”:教师准备了四张扑克牌(图1,分别是草花6方块7红桃2黑桃8先按顺序排好,然后教师闭上眼睛,



1 3


请同学把其中的一张旋转180°,教师能感应出同学旋转了哪一张? 这个魔术简单易行,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入到中心对称情境中,加深了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认识.

又如:一个房间的门宽为米,墙厚为028.一件家具的水平截面如图2示,能否把这件家具水平地移入房间内?请说明理由. 这个例子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经历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把复杂的数学知识溶入到身边的事物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情境生活化,不只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展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2 数学问题情境

数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学习数学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数学本身的需要.数学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历,或基于同一系列学习内容的迁移或从数学认知的冲突中创设学习新内容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同样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可以从学生对问题的迷惑处、认知冲突处入手,或作业练习中的错误认识处创设出的问题情境.这样的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如图3一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均为5dmBC是底面直径,求一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圆柱外表爬行到点C的最短路线.小明设计



2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5442af0a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