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中的人名

2023-02-09 19:2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学中的人名》,欢迎阅读!
人名,教育学

教育学人名 班级

1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17世纪捷克教育夸美纽斯在代表作《大教学论》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9世纪初,英国学校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班级组织雏形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2平行管理理论是著名教育马卡连柯提出的。 3目标管理理论是美国管理学德鲁克提出的。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

德育:1因材施教原则:孔子提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认知模式: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广、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它由皮亚杰提出,而后由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3体谅模式: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费尔所创,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班杜拉创立。

教学:孔子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行的统一过程。后来儒家思孟学派进一步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捷克教育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直觉开始,主张把教学建立在感觉活动基础上。这是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的教学论。德国教育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美国教育杜威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前苏联教学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具有教育性,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提出的观点。 3夸美纽斯曾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也指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

4.启发性原则,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第斯多惠的名言:“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5.巩固性原则,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6.循序渐进原则,《学记》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夸美纽斯主张“应当循序渐进的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应不注意力集中到一件事情上。 课程

1.朱熹“宽著期限,紧著课程”中的课程一词就包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西方课程意为跑马道;英国斯宾塞率先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2.目标评价模式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3.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由美国斯克里文提出来的。 教育对人的发展

1.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认为“性本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生物社会学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格塞尔则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2.外铄论代表人物有古代持性恶论的荀子英国洛克的“白板说”;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

3.人的身心发展顺序论,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等都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4.成熟的意义格赛尔“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教育教育

捷克教育夸美纽斯17世纪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勒图尔诺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亚里士多德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

终身教育思想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欧洲,由保罗。郎格朗

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儿童中心主义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凯洛夫

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家是布鲁纳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杜威

教育漫话》是英国近代教育洛克教育代表作 瑞士教育裴斯泰洛齐认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 教育与社会

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 舒尔茨 康德看来,标志人类从自然状态向社会状态转变的是文化

英国教育思想家斯宾塞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课程理论 教育与个人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格赛尔 提出白板说的是洛克

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提出者是维果茨基

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康德的言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美国心理学柯尔柏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 教育目的

陈鹤琴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社会学教育目的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诺笃尔普

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样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加里宁

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赫尔巴特 课程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 斯宾

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是泰勒

真正为课程理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赫尔巴特 真正全面而且系统的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杜威 教学

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美纽斯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思想提出者是思孟学派

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标志着教学过程理论形成的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

前苏联教育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夸美纽斯 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克伯屈

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道尔顿制

集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马卡连柯的成功教育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795cb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