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音乐课《摇篮曲》教案

2022-03-19 09:17: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下音乐课《摇篮曲》教案》,欢迎阅读!
音乐课,摇篮曲,教案

音乐?摇篮曲?教案

课题:?摇篮曲?授课年级:初一年级课型:单一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摇篮曲?,使学生体会“摇篮曲〞的特点。2.通过欣赏,了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摇篮曲〞的异同点。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摇篮曲?创作背景的介绍和对“摇篮曲〞音乐风格的了解,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教学难点:了解不同体裁,不同国家“摇篮曲〞的异同点。四.法:教学方讲授、欣赏、讨论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环节与过程:导入:让学生聆听?摇篮曲?音乐后答复:1.听完音乐后最直接的感受。2.如果为这段音乐取一个名字,你觉得哪个最适宜。新课:1.歌曲介绍:“摇篮曲〞又名“催眠曲〞,是声乐曲或器乐曲的一种体裁。顾名思义是母亲唱给孩子听的,因此?摇篮曲?多为声独唱。这种体裁的音乐形象亲切、温存、曲调抒情,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

歌曲?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写的一首著名歌曲。感情真挚,旋律优美流畅,安稳恬静,具有德国民歌的特点。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作者1859年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曾听过合唱团女高音法贝尔夫人唱过一首由鲍曼所作的维也纳圆舞曲,深为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1868年,他听说法贝尔夫人的次子诞生,他便以这首圆舞曲为素材,作了这首歌曲送给她。2.按节奏朗读歌词3.跟旋律哼唱歌词4.唱歌词5.歌曲演唱情绪分析:歌曲前半段的旋律温柔安详,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抚,感情细腻真挚。如摇篮般摇荡,描绘出一片宁静的气氛。歌曲的后半段,旋律从低处以八度跳进,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热爱和希望。这段旋律重复时结尾稍做变化,回复到平静和柔和之中。6.演唱歌曲7.欣赏其它不同国家、不同体裁的?摇篮曲?a.舒伯特的?摇篮曲?b.莫扎特?摇篮曲?c.中东北民歌?摇篮曲?8、欣赏后分组讨论这四首?摇篮曲?的异同点并进行小结:


音乐?摇篮曲?教案

这四首?摇篮曲?除了国家、作者、旋律等不同,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是一样的:亲切、温存、曲调抒情、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较弱。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慈祥的母亲形象。课堂小结:?摇篮曲?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慈母倚在摇篮边,心中荡漾着爱的波涛,轻轻地推动着摇篮,哼着催眠曲的艺术形象。充分表达了伟大的母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a8808f974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2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