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课《四季的形成》(教案)

2023-11-06 13:10: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3课《四季的形成》(教案)》,欢迎阅读!
下册,教案,四季,形成,年级

冀人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3 《四季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说出四季形成的原因。 能力目标:能利用实验探究四季的变化。

情感目标:能对四季的变化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四季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难点:能根据实验现象推理四季形成的原因 三、教学准备

PPT课件、地球仪、视频资料、台灯、圭表模型等。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 引导:(出示春夏秋冬的图片)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四个季节。 2. 提问:你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吗? 下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四季的形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四季的图片,引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探究四季的形成

1)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四季分别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 提问:1.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这说明影响四季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的周期也是一年,这说明的什么? 学生回答:四季的变化可能和地球的公转有关。

先做出假设:我们认为: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根据假设设计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

①材料:地球仪4个、台灯1个、立柱(小棍)4根等。


②实验方法:

1.照下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2.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3.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播放实验视频 请学生汇报实验现象

讨论:通过实验探究,随着“地球”公转,影子长短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由此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小组展开讨论

小结:公转中出现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所以使得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影子较长,反之,影子则较短; 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讨论:根据实验结论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总结: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2科学在线

引导:你知道以前人们用什么测量影子的长度吗?(出示圭表图片) 讲述:介绍圭表的详细资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自己做出猜想,四季的形成与什么有关,根据猜想再去设计实验,环环相扣。 (三)拓展应用 观测影子的长短变化

1. 引导:刚才我们了解了能测影子长度的仪器——圭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圭表的构造(出示图片)

提问:圭表有什么特点?它的构造是什么样子? 学生汇报:

教师最后出示圭表特点的详细说明。 四、课后小结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一天中的影子的变化: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五、板书设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3d707aa6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