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打针有点疼”读后感

2024-03-04 07:00: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打针有点疼”读后感》,欢迎阅读!
读后感,打针,胜过,有点,妈妈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通过阅读尹建莉老师写的《打针有点疼》这片文章,结合自己的经历,我学习到:对于必须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大人应该有的几个原则:一是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它们;二要用孩子能懂的语言向他们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第三,对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要如实相告,尽量不夸大,也不过分缩小;

上个月带孩子打防疫针的时候,碰到许多家长,他们抱着自己的孩子排队,但每一个即将打针的孩子都非常的紧张,而有个家长为了消除姑娘的紧张,就说:“一点也不疼,真的。”小女孩在家长的安慰下当时以为不疼,但当针扎进去的时候,她哇的一声就嚎啕大哭,并对家长拳打脚踢地喊着“坏爸爸,你骗人”当时我就猜想,等到下一次爸爸再带她去打防疫针的时候,她应该不会再上当了。作为家长,这些不恰当的语言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阴影,甚至造成孩子以后会不信任的。

第四,激发孩子的勇气。其实儿童的忍耐期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她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上周末,一个人在家带儿子,他九个月,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力量,当他自己拿着玩具玩耍的时候,不小心砸到了自己,当时额头就红了,我心里猛地一惊,但是我没有任何过激的语言和行为,只是慢慢的抱起他,不一会儿,儿子又平静地接着玩起来,没哭也没闹。

总而言之,小孩子应该学会从小理性的面对一些困难或痛苦。这样不仅能帮助孩子缓解痛苦,还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473fae84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