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观看《从军行》微课体会

2022-12-14 23:16: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生观看《从军行》微课体会》,欢迎阅读!
军行,体会,观看,学生

学生观看《从军行》微课体会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到诗人报国无门的苦闷、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他们报效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同时还应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进入文本意境中去体验诗歌的魅力,增加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这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微课题目是:学习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从军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报国无门的痛苦,从而树立为祖国奉献自己全部精力的远大志向。1.朗读课文,熟悉内容:要求读准字音,掌握常用字的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联系诗句体会情感;注意结合写法学习技巧等。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指名汇报交流学习成果。3.学生结合注释理解字词并简要说明每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可配上图)再次诵读并背诵。4.找出这首诗与《芙蓉楼送辛渐》的异同点。5.总结:看到诗歌这样的表达方式你有什么收获?从这首诗里你体会到了哪些呢?6.拓展练习:背诵《从军行》7.小结:古人说得好,诗言志,歌咏言,借助经典,可以使我们对伟大祖国产生深厚的热爱,进而增强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从军行》一词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当时安禄山起兵叛乱,盛唐即将转入没落的低谷。诗人对此忧心如焚,因而有了这首长篇五言绝句。作品饱含着对侵略战争的谴责,也流露出难以忍耐的怨愤和真切的忧虑。开头两句借“从军”二字抒写将士们希望尽快奔赴前线杀敌御侮的急切愿望。三、四两句紧承“边尘”,接连举出一个“风”字,一个“雪”字,两相映照,渲染战斗的艰苦环境。这几句在对仗



- 1 -


上很见功夫。四句虽都只有六个字,却采用平仄互对的方法,且又押韵,显示出浓郁的诗味。

但是诗人“身许国”而不能“心许国”,只能“枕戈待旦”,报国无门。他虽然竭力主张抗击侵略者,但却未被统治集团重视。因而诗人感叹道:“丈夫三十未有立,安能局促为济州?”把报国无门的悲慨和牢骚都凝聚在这“男儿本自重横行”的呐喊声中。最后两句借物言志,以“黄沙百战穿金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来表现他们在时局动荡、国势危殆的情况下,仍忠心耿耿、坚定不移地捍卫边疆的信念。由于战事频繁,岁月悠久,将士们戎马生涯的痕迹满布征衣,所以结尾一句表现的只是战士的一般心态,实际上已经是寄托了一种向往之情。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88c97fed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