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2023-11-02 05:12: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欢迎阅读!
致远,秋思,赏析,沙·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落日西下, 断肠人在天边。 【赏析】

这是马致远闻名的小曲,28个字勾画出一幅羁旅荒郊图。这支曲以断肠人触景生情组成。从标题上看出作者抒发的动机。

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给人形成一种萧条暗淡的气氛,又显现出一种新鲜幽静的境地,这儿的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的感觉,昏,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给人感到幽雅闲致。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清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诗人描绘了一幅秋风萧条凄凉凄苦的意境,为清静的村野图又添加一层荒芜感。落日西下使这幅暗淡的画面有了几丝惨白的光线,更加深了悲惨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铺直叙的客观现象,奇妙地连缀起来,经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天然的寓于图景中。最终一句,断肠人在天边是点睛之笔,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呈现了一位漂泊天边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芜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大材小用的悲惨情怀,恰当地体现了主题,这首小令是采纳寓情于景的方法来烘托气氛,显现主题,完美地体现了漂泊天边的旅人的愁思。与此曲爱情比较类似的还有杜甫一首诗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马致远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蕴深远,结构精巧,平仄崎岖,抑扬有致,音韵铿锵,直贯灵心。其四射的艺术魅力,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骚人文人。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绝句妙景(《人世词话》),又兼具宋词清隽疏朗之天然,

1 / 3




向来被推重为描绘天然的佳作,可谓秋思之祖(《华夏音韵》)。它勾画了一幅浪迹天边的游子在深秋傍晚时间孤寂无依的悲惨境况和怀念故土的愁闷心境。你看: 落日下, 乌鸦归巢, 小桥边,农民回家; 而荒芜古道上, 瑟瑟秋风中, 咱们的主人公却是疲人瘦马,踽踽独行,夜宿何处, 明日何往?都还不得而知。这又怎不叫他哀肠百转、倍思故土! 全曲不着一秋, 却写尽深秋荒芜萧条的肃杀现象; 必一思, 却将游子浓重的乡愁与忧思写得酣畅淋漓。正所谓:不著一字, 尽得风流。 枯藤老树昏鸦, 小令伊始,由近处下笔,在一株枯藤环绕的老树枝头,几只乌鸦守在巢边哇哇怪叫,就将一幅萧条肃杀的深秋景致展示在读者眼前,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 藤、树、鸦,本是郊野习以为常的现象,并无特别之处,可一旦与枯、老、昏结合匹配,一股萧条肃杀之气立即从言外之意油然升起,笼罩在读者心头,再加上平仄的转化与音韵的合作,平平仄仄平平,两字一顿,语调由低转高,再由高转低,枯、老、昏顺次递进,紧压过来,让人顿感气味阻塞,真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小桥流水人家,诗人笔锋一转,读者的`视野也跟着带向远方,一组充溢平和慈祥生活气味的图像展示在咱们面前,咱们高度严重的心境也因而一缓,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来。这既是对远处景色的诗意描绘,也体现了漂泊的诗人对清闲安静的田园生活的神往与巴望。在平仄的运用上,采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组合方法,语调也因平仄的转化而显得愉快与弛缓起来。小桥流水人家也因而而成为描绘诗意的田园生活的千古绝句。 古道西风瘦马。诗人笔锋一收,又将咱们从夸姣的神往与神往中拉回到无法的实际里来:古道萧索、西风凋谢、瘦马仿佛,不管甘愿不甘愿,喜爱不喜爱,人在江湖,情不自禁,浪迹天边的孤行苦旅还得持续。仄仄平平仄仄,音声一变,气味也由舒缓再次转为短暂,显现出诗人的激愤的心境,咱们的心境也情不自禁地跟着严重起来。 落日西下,平平平仄咱们的心再次被诗人揪起来:落日西逝,暮霭笼罩,颠沛劳顿的诗人今夜会宿在何处?明日还将去往何方? 断肠人在天边。 诗人此刻愁闷之情溢于言表,是一种浓浓的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诗人宣布一声仰天长叹,就此作结。 悲伤的旅人,在悠远的异乡漂泊漂泊。是悲伤?是孤寂?悲痛?是无助?仍是无法?又似乎是兼而有之。这既是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念与嗟叹,也是对其时漆黑实际的有力责问和无情揭穿。整首小令初看起来,纯用白描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c6d92886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9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