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墨子》

2023-03-13 04:08: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墨子》》,欢迎阅读!
墨子

读《墨子》有感

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然学术自由,思想异彩纷呈,终成百花齐放之局势。三教九流力争上游,在迎合当时社会和统治需要的同时极力稳固本学派的思想正统地位。儒家、法家、墨家先后登上历史舞台,卷起思想狂潮,从萌芽到崛起再到辉煌直到走向黯淡。其中尤以儒墨影响最为宏大,并称“显学”《韩非子·显学》开篇就说:“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列宁曾说过:“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墨学和儒学就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系统:儒学代表上层社会文化,墨学代表下层平民文化。蔡尚思在《中国文化的两大系统》中说:儒在朝,代表官方统治者,墨在野,代表民间被统治者。”当然这是在汉以后的情况。在先秦时候的墨学足以与儒学分庭抗礼、平分秋色。《述学·墨子序》中说到“其在九流之中。唯儒与之相抗,其余诸子,皆非其比。

墨子及其墨家学派反映了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正当愿望,控诉了贵族腐化生活的不合理,替人民群众喊出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之声。虽然作为“士”,有求于当时的统治者为此表现出一定的妥协性,但墨学终是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并严重威胁到帝王赖以生存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墨学一直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排斥和打击,又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墨学中衰。然,墨学中衰只是衰而未绝,它沉寂,但一旦有了条件,它依然可以焕发出新的生命。

由此可见,墨子和孔子都是圣人,孔子是封建统治阶级加封的圣人,而墨子则是平民圣人。孔子的伟大是古来学者所知道的,墨子的更伟大却是古来学者所少知道的甚至根本不知道的。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墨子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 墨家世传《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还包含许多自然科学的内容,反映了后期墨家的思想。

墨家学说,博大精深。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墨家是最富有科学精神的一家,把自然科学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巨大成就。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中国在公元十五世纪以前,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指的就是墨家。《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此六篇囊括了中国最早的关于几何学、光学、力学以及一般物理学方法的知识,其中包括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相当完整的逻辑学,几乎勾画出堪称之为科学方法的一整套理论。在逻辑学方面,墨辩逻辑是中国先秦时期名辩学理论的高峰,从它产生之后就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墨辩逻辑和印度的因明逻辑、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典逻辑。在教育学方面,《吕氏春秋·当染》中说“孔墨之后学显荣于天下者众矣,不可胜数。”墨子把教育当作救世济民、实现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墨家学说博大精深,在自然科学哲学、逻辑学、军事教育各个方面熠熠生辉。

然而墨家之道最重要的则是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 兼爱非攻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

其中,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


领。墨子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 来充当; 而人民与天子国君,则都要服从天志 ,发扬兼爱,实行义政,否则,就是非法的,这就是墨子广为人知的主张非攻,兼爱

墨子把当时社会种种弊端都归于人们之间的“不相爱”所以要“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不仅对古今之人同样爱还要对一切人都爱,爱无分国别,无分远近,而且兼爱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爱无差等。春秋无义战,由兼爱引申出非攻。在凤鸟不出,天下大乱,诸侯反叛,刀兵四起的年代,苦的还是老百姓。“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墨家主张非攻,但非攻不是无条件地反对一切战争,而是反对“强凌弱,众暴寡”的非正义的战争。同时墨家从“国家人民之大利”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非命”和“节葬”等节用主张。墨子在《尚贤》中还提出任贤、选贤的一系列纲领性意见,在此反映了平民阶级要求提高社会政治地位与平等参政的强烈愿望。至于尚同体现的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模式。

《庄子·天下》中庄子曾赞墨子:“墨子真天下之士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墨子实实在在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在我们努力学习和实践党的“三个代表”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弘扬墨学这一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民族文化。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正是墨家思想在现代的高度概括和真实写照。当今世界,形式复杂纷纭。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而墨家不仅是古代和平主义的旗帜,在今天依然作为旗帜指引我们。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人才强国战略,以人为本,以德治国,在此墨家学说以其政治的敏锐性为实践提供纲领性文件。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墨家文化博大精深,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治学态度,而且以书面的形式书写春秋风云,更是当代中国建设不朽的“警示喻言”。我们不得不说,墨学为今天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全方面提供借鉴,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文化至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bcdd9d633d4b14e852468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