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遐想

2023-03-12 00:26: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遐想》,欢迎阅读!
人工智能,遐想,时代,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教育遐想

作者:林夕

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C版》 2017年第7



2017 5 23 日,中国围棋九段棋手柯洁与AlphaGo 在乌镇进行对弈,这场人机大战最终以柯洁3:0 负于AlphaGo 而结束。近来,人工智能引起了世人的关注,有人为技术进步而喝彩,而更多的人则认为人工智能是一个潘多拉魔盒,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时间人工智能威胁论甚嚣尘上。人工智能是什么?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保持竞争优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从当前的现实而言,我们正处在人工智能肇兴之时,人工智能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通过超级计算机预测天气变化、开发自动驾驶系统替代人类驾驶车辆等等。随之而来的弊端是人工智能正渐渐偷走我们的工作。人工智能对整个人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人类被迫重新定位自身,以达到与人工智能相契合的最优结果。

首先,我们应当接受人工智能比人类记得多、记得牢的事实,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自身亦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比如人工智能无法进行抽象、深度的思考,缺乏感性认识;人工智能没有自我意识,无法洞察人性。所以,人工智能在哲学、文艺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教育学等领域作用有限。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在现代科技潮流面前未雨绸缪,调整相应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帮助学生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

其次,鼓励学生找到自身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要学有所长。教师应当摒弃固有的死记硬背、强行灌输的教育理念,应当释放学生天性,鼓励其多尝试不同的新鲜事物,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激励措施促使学生锲而不舍地耕耘兴趣领域,引领学生达到更高的成就。“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学有所长,就会具有较强的应对挑战的能力。

再次,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君子生非异业,善假于物也”,与其抵触人工智能,不如因势利导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柯洁在与AlphaGo 的博弈中借鉴了诸多AlphaGo 的招式,可以说,AlphaGo 是围棋选手的导师,围棋选手在与它的对战中打破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围棋套路,更加具有创造力和竞争力。如果运用得当,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人类智识将以几何级的速度增长,人类文明将进入全新局面。立足当下,我们应当使学生尽早接触到编程,学会打造人工智能的方法。目前,美国一些小学已经开设了编程课程,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更是专门录制视频,呼吁全民学习编程。微软集团则以知名游戏《我的世界》为基础,制作了充满乐趣且简单易学的编程课程。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借鉴和参考,诸如设计趣味教学,推广编程课程,培养学生编程兴趣,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1aa56b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a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