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送别古诗

2023-02-18 09:00: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王昌龄送别古诗》,欢迎阅读!
王昌龄,古诗,送别

王昌龄送别古诗

关于王昌龄的送别诗,各位同学都不陌生,那么在王昌龄的送别诗中,同学们了解多少呢?

1、《送胡大》

荆门苦不堪言别,况乃潇湘秋。 何处遥望君,江边明月楼。 2、《送来窦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鄂渚轻帆须晚播发,江边明月为君领。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直奔武冈,愁不觉存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4、《送来郭司仓》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 明月随其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将引掉。 山为两乡别,月带千里貌。 羁谴同缯纶,僻幽言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节知所效。 6、《送来李十五》 怨别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长杳无外木,月影在寒水。 7、《送张四》

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忧。


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 8、《芙蓉楼送来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例如辞行,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

“寒雨连江夜进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今南京一带,此地就是三国孙吴故地。,编织了一张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平添了萧瑟的秋意,也图形出来了初恋的黯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着在满江烟雨之中,更那湖皱在两个初恋友人的心头上。”连”字和”进”字写下雨势的稳定绵延,江雨悄然而来的动态能够为人分野地认知,则诗人因离情萦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也自可以记起。

但是,这一幅水天相连、浩渺迷茫的吴江夜雨图,正好展现了一种极其高远壮阔的境界。中晚唐诗和婉约派宋词往往将雨声写在窗下梧桐、檐前铁马、池中残荷等等琐物上,而王昌龄却并不实写如何感知秋雨来临的细节,他只是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平明送客楚山孤”的开阔意境。清晨,天色已明,辛渐即将登舟北归。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便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感油然而生。在辽阔的江面上,进入诗人视野的当然不止是孤峙的楚山,浩荡的江水本来是最易引起别情似水的联想的`,唐人由此而得到的名句也多得不可胜数。

然而王昌龄没将别恨抱有随其友人远去的江水,却将离情凝注在耸立于苍莽平野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返回洛阳,即可与亲友相约,而回到吴地的诗人,却就可以像是这孤零零的楚山一样,矗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消逝。一个”贫”字如同感情的引线,自然而然揪出了后两句临行说到之言:”洛阳亲友例如辞行,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从纯净无瑕、谦空见底的玉壶中追捧出来一颗晶莹善良的冰心以报答友人,这就比任何春草的言辞都更能够抒发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早在六朝刘宋时期,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代白头吟》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自从开元宰相姚崇作《冰壶诫》以来,盛唐诗人如王维、崔颢、李白等都曾以冰壶自励,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通常的平安竹报,而是传达自己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是大有深意的。

诗人在这以温润透明化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介绍和信任,这决不就是洗清谗名的告白,而是侮辱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纯净无瑕、谦空见底的玉壶中追捧出来一颗晶莹善良的冰心以报答友人,这就比任何春草的言辞都更能够抒发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383b217b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