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院校选择指南和分析

2023-03-25 17:2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考研专业院校选择指南和分析》,欢迎阅读!
南和,考研,院校,选择,分析



考研专业院校选择指南和分析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的四大原则 1.兴趣为导

首先,我们要考虑的当然是兴趣所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考研的整个征程中,都有着很大的分量,它是领导我们走向成功的基本动力。总的来说,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2.专业为主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一般来讲,一些基础和本科阶段成绩不错的考生,选择较好的学校甚至是名校,而一些基础一般的同学,会选择报考一般院校较好的专业。其实我们在考研择校的时候,专业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考虑因素。即先定专业,再选院校。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主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学术科研,培养的最终目标也是造就一批具备学术研究或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以兴趣为导向,以专业为选择的主因。 3.前景考察

很多人在考研的时候,由于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其实我们在报考的时候眼光是一定要放长远的,切忌鼠目寸光。尽管有些专业一直处于“高温”不下的热门趋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量就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4.难易衡量

(1)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

(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较前者的考录难度大一点,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的招生单位的专业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并且由于招考单位不同,在院校招考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都会难以获取。 (3)跨专业本校报考。这种多是因为学校较好,但专业不理想等因素造成的情况。而一般来讲,跨到一个陌生全新的领域报考,难度较大。

(4)跨专业跨院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专业和导师的选择 ⑴专业选择

一般来说,硕士研究生攻读的专业都是自己本科所学的专业,因为经过思念的学习对这个专业肯定更为熟悉一些,老师温馨提示大家:不要轻易换专业,非由于高考的时候分数不够或者对专业不太了解,本科的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专业,不想在这个专业继续深度研究,这个时候可以考虑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读研的时候兴趣很重要,只有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你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研究和发展。如果想要出国,那么可以选择冷门专业区继续深造,因为冷门专业更容易出国,理科专业中的基础专业容易出国,如:物理化学数学;而文科中最容易出国的则有:中文、历史、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如果自己想读的专业出国实在比较困难,可以考虑出国之后再换个专业,当然这是基于实力非常强的前提下。

⑵导师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54a87cac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