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课后总结反思

2023-02-26 00:07: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茉莉花》课后总结反思》,欢迎阅读!
茉莉花,课后,反思,总结

《茉莉花》课后总结反思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苿莉花开的声音,没有人听过,那是我们心中的幻想和追求,那芬芳美丽、圣洁纯真的莉花代表着我们追求理想、追求和谐的愿望,因此,我特别希望把我对茉莉花的喜爱传递给我的学生。

为了能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为增加神秘感,用歌剧《图兰朱》的故事情节导入,引出《东边升起月亮》,并介绍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借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让学生初步感受莉花的旋律,并回答问题“你是否觉得这段旋律似曾相识,能否说出曲名及哼唱这首歌的旋律”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课课题《茉莉花》。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点,初步了解《茉莉花》及小调类民歌特点,根据教师的范唱使学生初步感知细腻柔美的江南风情,并感受歌曲的情绪;再次听磁带范唱,似乎看见一个文雅娴淑的少女被芬芳美丽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欲弃不舍饱含眷恋之情的样子。为加深歌词记忆并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提出问题“歌词是怎样赞美苿莉花的” 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茉莉花》的细、婉转、情深、意切,感悟莉花的朴实无华、洁白无暇的精神品质领略中国民歌的持久魅力,我简洁地讲解了地理环境和地方民歌的关系、语言与民歌曲调的关系、地方文化对民歌的景影响、民俗民情对民歌的影响。授课时,我十分想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于是精心设计好每个教学细节,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并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由于《莉花》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谱较为简单,考虑所教授班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就采用直接随琴试唱曲谱,并在试唱过程中提出要求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快掌握歌曲旋律。词时,为了增加趣味性采用师生轮唱的方式,及时纠正声音上的不足。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展示学生个性的教学思想,我鼓励学生自我推荐、自由组合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唱。

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週到了演唱上的困难,就在这里给予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茉莉花》有多种形式的演绎。通过本节音乐课的教学,对学生而言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美的享受。在学生演唱兴趣正浓时为学生表演了东北民歌版的《茉莉花》,使学生感受了完全不同的音乐风格,在民主、平等、开放的教室里,学生自由的心灵能够呼吸、生存,创造的种子得到生根、发芽、破士成长。 我渐渐地发现:每一节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并不一定要定得很高,只要是切合实际的,就是最好;音乐教学过程身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音乐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68fbdb73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