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楚吟》古诗赏析

2022-11-05 04:1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商隐《楚吟》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李商隐,楚吟,古诗,赏析

李商隐《楚吟》古诗赏析

李商隐《楚吟》古诗赏析 《楚吟》作品介绍

《楚吟》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39卷第211首。

《楚吟》原文 楚吟⑴

作者:唐·李商隐

山上离宫宫上楼⑵,楼前宫畔暮江流。 楚天长短黄昏雨⑶,宋玉无愁亦自愁⑷。 《楚吟》注释

⑴此诗当与《楚宫》为同时先后之作。 ⑵山上离宫即前篇所写之楚宫。 ⑶长短:无论长短。即今言“总之”。

⑷宋玉《九辩》:“余萎约而悲愁。”诗人以宋玉自况,感慨身世之悲。张《会笺》云:“此亦荆楚感遇之作。”义山又有《宋玉》诗云:“何事荆台百万家,唯教宋玉擅才华?”义山每以宋玉自比,皆自负才华而感慨不遇之意。刘、余《集解》云:“作者所感本非一事。身世沉沦,仕宦坎坷,东西路塞,茫茫无之,值此楚天暮雨,江流渺渺,不觉触绪纷来,悲凉无限。”

《楚吟》赏析

此诗冯浩《玉溪生诗集笺注》认为是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至公元841年(会昌元年)春李商隐楚游时所作,张采田《玉溪生年谱会笺》定为公元848年(大中二年)夏作者离开桂管观察使郑亚幕府之后,留滞荆楚时作。两说何者为确,似难判断。

这是借吟咏楚国之事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首七绝。诗的前三句都是写眼前所见的景色。头两句写了四种景物。诗中的“山”指巫山,在今四川湖北两省交界处。“离宫”是帝王正宫之外临时居住的宫室,此处即指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的楚宫,即宋玉《高唐赋并序》所写宋


玉与楚襄王游览之地。“江”即长江。这两句采用顶针的句式,重叠楼、宫,加重加深其意,强调其主体地位,以扣紧题中“楚”字。头一句由“山上”到“离宫”,再到宫上之楼,由下而上,一层一层,把读者的目光引到最高处;次句又由楼而宫,由宫而江,由上而下,一层一层,把读者的目光落到最低处,给人以明显的立体感。“暮江流”的“流”字,又透露出时光流驰的无穷无尽。从此宫此楼出现之日,流到此时,以后还将流到永远。昔日的楚国已成陈迹,只有离宫依旧,暮江东流,景中充满古今变迁和岁月易逝的慨叹。

上面两句,已写出一派荒凉景象,第三句“楚天长短黄昏雨”,又用重笔再加渲染。这句取象构词,意含双关,构思非常巧妙。它既是实写眼前之景,“黄昏雨”三字,又暗用宋玉《高唐赋并序》中巫山神女自称“旦为行云,暮为行雨”的语意和《神女赋并序》所载楚襄王梦会神女事。“长短”二字既可作偏义复词,取“长”之义,形容楚天,因为巫峡一带,江两岸削壁千仞,对峙入云,所以只见长天,“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给人一种幽远莫测之感;又可形容暮雨,言其长长短短,似断似续,给楚宫蒙上一层如梦似幻的气氛,与襄王梦会神女之事相合。而上句之江特取“暮”江,此句之雨特写“黄昏”之雨,则是意在渲染环境的凄楚。

以上三句,可以说画出了一幅《楚宫暮雨图》。

暮色凄迷,凄风苦雨洒落江上,楚宫一片荒废,一切都牵动人的愁怀。所以结句说,当年宋玉对此情景,即使无愁,也会悲愁不已,点出全诗主旨。“无愁”和“亦自愁”对比成文,故为跌宕,更见出悲愁之深。

因为前面三句已把凄惋哀愁的气氛渲染得非常浓重,所以末句就显得非常自然。这“愁”表面看去仅仅是因景而生,实则也是语义双关。宋玉《九辩》说,楚国国势危殆,贤才失路,“坎廪(困顿,不得志)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余萎约(衰萎瘦损)而悲愁”。

此与上句用“黄昏雨”暗指襄王荒淫腐败,文意正是一贯。所以何焯评论说:“长晷短景,但有梦雨,则贤者何时复近乎?此宋玉所以多愁也。”(见《李义山诗集辑评》)可见作者用意。李商隐政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8e72ddb9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d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