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2023-01-24 07:03: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语文教学,初中

初中语文教学案例分析

七年级下半学期实行了语文的模拟考试,试卷中出到了古文《赵普》,里面有这样一道题:赵普晚年手不释卷学习《论语》,请你写出《论语十则》中的一则,并谈谈你的理解。《论语十则》是初一上半学期的知识点,这道题目出得很特别,有一定的难度,既考到学生的旧识,又考了学生的理解水平。

当时很多学生这道题答不出来,但我们班上的学生绝绝大部分都回答出来了,而且还答得不错。回想起上《论语十则》这节课的时候,因为教法适当,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回忆当时的教学案例以做反思:

《论语十则》我确定的知识目标是三点:

a 理解《论语》的相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b.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 c.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必说出句意。

水平目标是:

a. 掌握“分类式笔记”的整理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材料实行整理归纳的水平及习惯。 b.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德育目标是:

a.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让学生对照反省自己。

b. 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树立准确的人生观。

在上课时我采用了 “复习课文句意——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总结延伸”四个步骤实行教学:

1 复习课文句意,巩固学生讨论、探究的成果

先请同学大声地朗读课文,接着请同学们讨论发言,逐一回答解释各句。因为事前已经让同学掌握这块内容,所以能够以学生为主,教师只稍加点拨即可,从而达到巩固、复习、加深印象的效果。

2.归纳整理重点知识点

此环节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之一,不但让学生理解巩固课文的主要知识点,而且在此基础上,能让学生理解掌握“归纳整理知识点”的学习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能够分为四个部分:“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成语归纳”(附课件)

教学方法:先请同学举手发言,回答各个部分的问题,老师适当加以解释。然后,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延伸说明这种学习方法——“归纳整理法”的好处: a. 有利于理清课文知识点,便于积累、复习 b. 有利于训练自己收集整理资料的水平 c. 有利于培养自己的阅读水平]


3.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论语》所蕴含的人生道理

此环节是本课的另一个教学重点,针对我班学生这几个月时间所出现的学习及人际交往等方面所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通过本节课所蕴含的道理,旁敲侧击的对同学实行指导教育过他们自己的思考讨论,理解、理解到自己的缺乏,同时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含义,加深记忆,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方法:老师举例,设置情景,请同学们讨论,面对这种情况,应该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的哪一则来教育他们。

例一:有位同学每天回家都急着把作业写完,但老师发现他的作业质量不高,好像都没有经过思考,不会的就空着交上来;还有一位,觉得自己都会了,可以自己思考问题了,上课都不注意听,你们觉得这样做对不对?我们该怎么教育他们呢?为什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b997dd74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9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