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每个人的影子

2022-12-30 13:32: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生活随笔:每个人的影子》,欢迎阅读!
随笔,影子,生活,个人

生活随笔:每个人的影子

喜欢董卿。

在看第一期《朗读者》开始之前的那段节目介绍时,她自然的讲述风格、优美的声音语调、依然知性柔和的脸庞,让我好像又回到了在长沙学习播音的时候,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声音的美好,也是第一次对自我这个概念有了深入、全新的认识。

先谈谈节目吧。

第一位朗读者的名字一出来,又是一种欣喜的熟悉感:濮存昕。他穿着一身朴素的中山装站在门后,从屏幕上远看时甚至有点认不出来,从他和董卿聊天的近景镜头中,可以看到脸上多了些胡须,说话的语速更缓慢了点,神态也有了一些老的意味。

他简短地讲了自己为什么朗诵的缘由后,便捧着书上台了。他说:「大家好,我是濮存昕,我今天为大家朗读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师》,献给荣大夫。」最后这一句「献给荣大夫」,含笑的面容里除了期待还有一点羞涩,那种男人一贯不善于表达情感的羞涩。

第一次知道他是在网上观看了他的朗诵视频,一首诗歌,名字叫做《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我非常熟悉,因为当时所在的播音班里,一位玩得很好的女生准备的艺考朗诵就是它。隔了四年回忆起来,那位女生朗诵时的样子还是很生动。

第二位朗读者是一位无国界医生,叫做蒋励。

节目解释道:「所谓无国界医生,就是医务工作者作为志愿者去到那些饱受天灾战乱之苦或者医疗设施极端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去提供无偿的帮助。」我想应该没有看错,在和这位医生谈话的开始,董卿的眼睛就亮晶晶的。记得以前看过几个对于格局这个词的解释,用一代宗师里面的一句台词来解释是:「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来解释是:「如果你自己的眼神关注的是整体而非个人一己的生命的话,那么你的行为举止会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智者而不是一个受难者。」

这位医生朗读的是 Bob Dylan 的歌词——《答案在风中飘扬》,


放上比较喜欢的一段吧:

How many years can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峰要屹立多久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回归到大海

Yes,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那些人要生存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最终获得自由

Yes,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回首多少次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到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在这风中飘扬

当一个人不再困拘于自己,能够用真善美、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并且去关心、理解、帮助他人的时候,自身的格局也在慢慢变大。

略过之后的几位朗读者,最后上来的是著名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老先生已经九十六岁了,在讲述过去的事情时思维还是那么敏捷。讲述的过程中,最打动我的是他回忆起当年翻译林徽因的一首诗——《别丢掉》,在解释这首诗的内容时,他的声音忽然就哽咽了,满是对回忆的触动:

一样是明月,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有人不见。

老先生讲完之后,董卿说了这样一段话:「今天在这样跟他面对面交流之后,我很喜爱他,我就觉得他怎么还能有这么充沛的情感,不仅仅是精力,是情感。在说到某一个动情处的时候立刻就热泪盈眶,你知道热泪盈眶是年轻人或者说你心还很年轻的一种标志,就说明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d07a715a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