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核心知识总结

2023-03-31 18:2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法治社会》核心知识总结》,欢迎阅读!
法治,核心,总结,社会,知识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三框 法治社会

[知识清单]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1.法治社会的含义: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2.法治社会的特征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在法治社会中,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无论是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得到普遍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在纠纷发生后,人们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化解矛盾。 二、建设法治社会

1.总体要求: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 2.具体要求

(1)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法治社会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必须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法治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2)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4)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




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 3.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 [体系构建]



[要点提炼]

1.一个概念:法治社会。

2.三个特征:法治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3.四项要求:建设法治社会的四项具体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cf2d7be86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