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的故事

2022-11-24 03:1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孟浩然的故事》,欢迎阅读!
孟浩然,广陵,黄鹤楼,故事

《黄鹤楼送之广陵》与孟浩然的交往,是在他刚出四川不久,正当年轻快意的时候,他眼里的世界,还几乎像黄金一般美好。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男,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40年,享年52岁,是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被后人尊称 五唐人之一,是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津镇孟家巷人。他一生好学,为后人留下263首著名诗篇,其中,山水诗170多首,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因写入中小学课本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交际广泛,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张九龄、张说、张子容、崔国辅、王迥、万七、张五等交往甚密。

1、少年时期。唐代,襄阳是山南道所在地,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风光秀美,人文荟萃。受家乡文化与士风影响,少年孟浩然与其弟孟洗然、好友张子容相约攻读,视野开阔,进仕济世,抱负高远,并常与张子容、王迥、万七、张五等襄阳士绅放情山水,互励心志以共勉。

2、鹿门隐读。唐中宗景龙2(公元708)20岁的孟浩然与张子容一道隐读鹿门山,并写了著名的《登鹿门山怀古》、《夜归鹿门歌》等诗。唐睿宗景云2(公元711),好友张子容入京试,23岁的孟浩然以诗相送,作诗《送张子容赴进士举》送行。青年孟浩然热衷进仕,但并不想以科举摘桂。

3、南北大漫游。唐玄宗开元4(公元716),中书令张说被贬为岳州(湖南岳阳)刺呼史。张说在岳阳楼不定期举办诗酒笔会。开元5(公元 717)夏秋之际,29岁的孟浩然首次离开襄阳,开始他的南北大漫游。经汉水至江夏(湖北汉口),再逆长江西进岳州参加诗酒笔会,当场赋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希望获得张说荐举。张说读罢这首诗后,对孟浩然的才华大加赞赏,从此,孟浩然开始有声于江楚间。开元6年,张说由岳州刺史迁荆州长史,孟浩然亦跟到荆州,又作《荆门上张丞相》,再次企求汲引。开元9(721),襄阳籍左拾遗袁瓘因罪流放到岭南(今广东一带)。孟浩然逆湘水舟行,前往寻访。此次游历,孟浩然写下了《南还舟中寄袁太祝》、《晓入南山》、《夜渡湘水》等诗,并在湖南来阳凭吊了诗人屈原。

4、长安求仕。开元11(公元723)冬,在好友张说的推荐下,35岁的孟浩然应唐玄宗之诏首赴长安献诗求仕,但因《岁幕归南山》诗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一句令唐玄宗不高兴,成为他沦落明代,终为布衣之祸因,但在长安他结识了王维、王昌龄等京城派诗人。开元12(公元724)春,孟浩然因求仕未成而由秦入蜀,经今四川广汉至峨眉山,顺长江出三峡,回襄阳。

第一次长安献诗求仕失败后,孟浩然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为求解脱,开元13(公元725)春夏间,他从襄阳启程经江夏顺长江抵维扬(今江苏扬州),第二年在维扬结识李白,二人一见如故,携手同游到溧阳方才话别。李白到江夏,孟浩然前往会稽(今浙江绍兴),经海路至永嘉(今浙江温州),与在乐城(今浙江乐清)任县


尉的乡友张子容相晤,开元15(公元727)春回襄阳。此游不仅平抚了孟浩然心中的郁结,而且还在朋友的鼓励下,决定二赴长安求仕。

开元16(公元728)秋,40岁的孟浩然第二次赴长安求仕,除参加当年进士考试外,还广交仕林,但仍以失败而告终。开元18(公元730)冬,42岁的孟浩然自长安还襄阳,王维赋诗《送孟浩然六归襄阳》相送。孟在行至许昌至南阳间,为大雪所阻,写《南阳北阻雪》诗。

开元20(公元732)春,44岁的孟浩然获知唐玄宗上年到洛阳,就从襄阳赶到洛阳。是年10月,唐玄宗回长安,于是孟浩然就跟到长安,但仍求官未成。正在苦闷时,又遇连雨天,孟浩然感慨万千,就作诗《秦中苦雨思归》,声明从此摒弃仕途,再不踏入京(西京长安)(东京洛阳)半步。

晚年生活。开元21(公元733)秋,45岁的孟浩然在雨中从长安还洛阳,经开封沿运河南下,在会稽结识诗人、山阴太尉崔国辅,崔约孟第二年春在山阴相会。开元23(公元735)2月,47岁的孟浩然在从襄阳赶往山阴途中,在江夏黄鹤楼遇到李白。李赋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送。当孟到山阴时,崔国辅因县令举北上长安。无奈之余,孟浩然赋诗《江上寄山阴崔国辅》、《崔国辅永嘉江寄山阴少府》相纪。

开元24(公元736)秋,韩朝宗由襄阳刺史贬为黄州都督,48岁的孟浩然以诗相送。是年冬,宋鼎接任韩朝宗为襄阳刺史,安排孟浩然为从事。开元 25(公元737)5月,张九龄左迁荆州长史,宋鼎把49岁的孟浩然推荐给张九龄,被辟为荆州府从事。开元27(739)夏,51岁的孟浩然辞去荆州幕府从事,从荆州出发,做湖湘怀旧游,游程仅限洞庭湖一带,却留下了《湖中旅泊寄阎防》、《同曹三御史泛湖归越》、《洞庭湖寄阎九》等著名诗篇。不久取道荆襄驿道回到襄阳。是年秋,诗人王昌龄自长安被贬岭南途经襄阳,孟浩然写《送王昌龄之岭南》一诗相送。送走王昌龄后,诗人毕耀自长安相访,时深疽卧病在家的孟浩然甚为高兴,署酒相待,并写了《家园卧疾毕太子史耀见寻》一诗以纪之。

开元28(公元740)春夏间,被贬岭南的王昌龄遇赦北还,在襄阳与病愈在家的孟浩然相得欢甚,在饮宴间,孟浩然因食鲜”(一作食鳝”)而病发,死于涧南园故居。

性格傲岸、才气横溢、自视甚高的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一般不易许人,但在《赠孟浩然》诗云: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逝世后,其弟孟洗然、宜城王士源分别收集整理所写诗篇,积集刻印,一时之间,士人抢购,皇家收入密室,1000多年来,研究孟浩然的学者从没间断。建国后,先后出版研究孟浩然集选注本7种,是目前唐代文人研究中出版成果最多的一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6acac3ec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f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