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

2022-03-30 00:11: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欢迎阅读!
爱国主义,征文,读书,教育

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

关于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有哪一些呢,小编为大家推荐下文,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我认为:读书,讲究,不像某些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寻求爽.读书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应当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环境的影响.书读人,会越读越死;只有人读书,才会越读越活.

书的用途成千上万: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读书时,感觉仿佛是久旱逢甘露,会让我感觉心旷神怡.知识也需要新陈代谢,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时,那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知识,将会在智慧中被筛,每当看到更新更科学的内容,我便将以前书的内容删去,灌输新的知识.“以铜为镜,可知仪表;以古为镜,可晓历史;以天为镜,可知风云;以木为镜,可断春秋;以书为镜,可知真!

“读美文如饮醇酒.,越酿越纯;,愈久愈香.”这句话出自儿童文学20年经典选刊《岁月留香》,书如其名,20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磨练出了经典,这是我的爱书之.“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它令我感觉到了书的伟大.博大精深的文学告诉了我以前写作的方法,时代的变迁,当之无愧的群书之首.读书中:笑、叹、痛、愤、苦,感觉诸态纷呈.


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

在昏暗的封建王朝,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兴旺、民族的富强而抛头颅、洒热血,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恶魔弯腰。

爱国诗人屈原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是由于小人的离间,光明正大、正直无私的屈原诚信而被怀疑,忠心而被诽谤,怀着满腔义愤,写出了《离骚》这部伟大的著作。屈原几经挫折,被长期流放到沅**一带。他虽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披散着头发,“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高尚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性格蒙受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好了,怎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最后,屈原怀中抱着石头,投泊**自杀了。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热爱楚国的精神,表现了他洁身自好的志趣,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不愿同流合污、至死不屈的高尚品质。

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苏轼,宁可在**牧羊,天天挖掘野鼠穴内的野草和干果充饥,也不投降于单于。降将李陵厚颜无耻地劝说苏轼投降,而苏轼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我也是甘心乐意的。苏轼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者,他出使匈奴,被扣押十九年,含辛茹苦、


历尽折磨,却宁死不屈,始终终于祖国,特别是当那些叛徒、败类诱降他时,更表现出他那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 有黑暗就会有光明,这些爱国志士为了祖国宁死不屈,留下了慷慨的誓言。

评语:文章例举了爱国诗人屈原、苏轼的小故事,回顾历史,抒发了作者对我国古代仁人志士的崇拜和赞美之情,借以表达了最我们伟大祖国的赞美之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950f5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7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