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胸科结核医院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2022-05-13 03:38: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齐齐哈尔市胸科结核医院护理单元平面设计》,欢迎阅读!
齐齐哈尔市,结核,平面设计,单元,护理

齐齐哈尔市胸科结核医院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摘要:笔者通过设计项目案例,从总图规划到护理单元,考虑总图功能分区、护理单位洁污流线和病房布置。通过合理设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医护使用效率。

关键词:护理单元病房设计

1项目背景概述

齐齐哈尔市胸科结核医院坐落于素有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美称的齐齐哈尔市的火车站东南六公里处,是一座遐迩闻名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花园式结核病及肺部疾病防治中心,并以其特色专科的独特魅力而声名鹊起,

医院始建于1952年,经过60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成为设备完善、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人才济济的新型专科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000 平方米,总床位近400张。 1.1总体区位

齐齐哈尔市胸科结核医院位于齐齐哈尔市铁峰区向水街77号,医院位于城市的东南角,为城市郊区,周边基本为农田。毗邻向阳村,远离城市人口稠密低区。基地处于齐齐哈尔市常年主导风向(西北风)的下风向,确保污染空气不会流经市区,同时郊区环境好,远离污染源,场地平整,给病人提供了舒适的康复环境。

1.2总体功能布局

此项目的总体规划功能布局为分散型布局,基地内部三栋楼分散布置,分别为一栋门诊楼和两栋病房楼,层数均为三层。这种建筑形式摆脱了以往医院门诊部与住院部同为一个综合楼的形式,而是采用低密度,组团式的布局形式来组织医院的各个主要功能体。传染病医院是一个特种专科医院,加上传染病病原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非常复杂变化性,所以这种分散式的功能布局更能适应传染病的特殊性,满足患者及各个群体的需求。

同时,这种低层的病房楼单体,顺应当今社会建筑工业化的需求,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块化的设计。只要在用地允许的条件下,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建成并投入使用,给传染病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理念。

由于是分散布局,建筑之间拉开适当距离避免相互交叉感染,各建筑单体基本呈南北向布置,间距较大,各单体距离最大为46米,最近处距离也能保证23米,确保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采光。在规划设计中采用了园林式环境布置方式,门诊、住院楼前均设置小游园,绿化、廊架、步道等,便于病人的活动和观景。结合寒地气候特征,选择适宜的树种、花草,形成绿色、生态与人性化的医疗空间。

通过建筑手段为病人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大的健康安全保障。有效降低建筑密度的同时,也为患者提供了灵活多变的室外康复环境。 1.3总体流线组织

院区基地呈方形,北临规划东风路(道路宽度30米),西临树新路(道路宽度7米)。院区东侧及南侧设有隔离防护绿地10620平方米。院区设置三个出入口,朝向东风路的1#出入口为污染物品出口,朝向树新路的2#出入口为洁净物品、医护人员出入口。院区南侧朝向树新路的3#出入口为门诊患者出入口。出


入口分区明晰,洁污流线明确。 2护理单元平面设计

此项目病房楼为三层,护理单元标准层建筑面积为968.5平方米,其中使用功能房间面积为679.59平方米,建筑效率为70.17%,每层布置11间病室。 2.1功能布局

此项目的护理单元标准层平面形式为T字形,采用环廊式布局,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为了满足病房区的充足日照,病房采用南北向布置,大部分病房位于南侧,少数病房和垂直交通区域置于北侧,医护用房采用东西向布局,置于整个平面的中部,缩短了与病房直间的距离,方便医生抵达平面内的各个病房。

护士站居中布置,到达西侧最远病房距离为15.2米,到达东侧最远病房距离12.1米。两端病房的巡行距离基本相当,巡行效率较高。

医护人员由一个功能区进入另一个功能区,必须经过缓冲区,在缓冲区内进行消毒防护,方可进入。缓冲区内设置正压,有效的阻止了病原的传播的路径,如图1

本工程按节能50%设计,体形系数为0.26。外墙采用200厚高效保温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建筑的外窗采用单框三玻节能外窗,内窗采用单框玻璃窗,外门均采用双层单框中空玻璃保温门。此外,在设备选型时注意选择节能好效率高的设备,在节电,节水,加强节能管理与能源计量方面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1 齐齐哈尔市胸科医院护理单元功能布局图,作者自绘 2.2流线组织

该项目的护理单元按照三通道设计,满足呼吸道传染病流程要求,每层护理单元较小,仅设置20张床位。在该项目中,尽力优化洁污流线是一个重点。将洁污流线布置合理,首先要避免交叉,其次要尽量缩短各自的长度。

根据使用功能要求,护理单元采用了外环廊的布局形式,外围走廊供病人日常活动使用,内部走廊供医护人员和护士使用,医护办公室布置在平面的单独一侧分支处,相对独立安全,整体平面洁污分区明确。

护理单元内部设置了一部担架电梯和三部疏散楼梯,护理单元内各个群体通过相应的楼梯疏散,同时也符合建筑防火规范的要求。在一层,医护人员在主楼东北方向的专门出入口进入建筑。患者在主楼正北方向进入,两者互不干扰。患者使用垂直交通电梯进入护理单元,而医护人员、清洁物品使用1#楼梯进入洁净区域,污物通过2#楼梯进行运送。 3病房设计

此项目病房采用双进出门设计,医护人员与患者分别通行不同的房门,同时在医护人员进入的一侧设置病房缓冲区,外来人员消毒后方可进入病房。

病房2人间的开间轴线尺寸为3.9米,进深轴线尺寸为5.4米,床与床间距1.5米,病房门为1.2米三七平开双扇门,向负压方向开启。病房在污染走廊的墙上设置2.1x1.5米高的透明玻璃窗,加大采光。

卫生间的布局与病房并列布置,不占用病房开间,相比卫生间布置在开间方向而言,可观察面大大提升,方便医护人员在走廊内对病人的直接观察。缺点是门朝向病床开启,视觉卫生不佳。

由于卫生间和缓冲空间单独占用面宽,面宽为1.5米,增加了医护人员到达


病房入口的距离,从而护理流线长度变长,如图2

2 齐齐哈尔市胸科医院2人间病房设计图,作者自绘 4工程回访

2012年夏天,医院举行了60周年院庆暨病房楼落成庆典,齐齐哈尔医疗系统相关领导和其他医院院长应邀参加,盛况空前。王刚院长还带领大家对新病房楼进行了参观。就目前医院运营及社会反馈情况看,效果非常不错。结核各科和胸内科的医护人员反映,整体设计流线和功能还是合理和满足医院相关感控流程的。

参考文献

[1]鞠叶辛,梅洪元. 寒地建筑形态地域特征初探[J]. 低温建筑技术, 2004, 5):22-23.

[2]曹伟,傅宏杰. 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护理单元设计初探[J]. 建筑学报. 201412):61-65.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98ff45a7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