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读书要法

2023-01-24 17:06: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人读书要法》,欢迎阅读!
古人,读书

古人读书要法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 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必专一,必正心肃容,记遍数。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须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一书已熟,方读一书。毋务泛观,毋务强记。非圣贤之书,勿读;无益之文,勿观。

学诵。专心看字。断句慢读。须要字字分明。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

诵其言。思其义。存诸心。见乎事。以敬畜德。以静养志。日化岁加。山立川驶。圣德卓然。焉敢不至。

朱子读书法

渐进

朱子曰:以二书言之,则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以一书言之,篇章句字。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乱。量力所至而谨守之。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不敢志乎彼。如是,则志定理明,而无疏易陵躐之患矣。若奔程趁限。一向趱着了。则看犹不看也。近方觉此病痛不是小事。原来道学不明。不是上面欠工夫。乃是下面无根脚。其循序渐进之说如此。

精思

朱子曰:荀子说诵数以贯之。见得古人诵书,亦记遍数。乃知横渠教人读书必须成诵,真道学第一义。遍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但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二百遍时,自是强一百遍。今人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所以不如古人。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注中训释文意,事物名件,发明相穿纽处,一一认得,如自己做出底一般。方能玩味反覆,向上有通透处,其熟读精思之学如此。

涵泳

朱子曰:庄子说吾与之虚而委蛇。既虚了,又要随他曲折去。读书须是虚心方得。圣贤说一字是一字。自家只平着心,去秤停他。都使不得一毫杜撰。今人读书,多是心下先有个意思,却将圣贤言语来凑。有不合,便穿鉴之使合。如何能见得圣贤本意。其虚心涵泳之说如此。

体察

朱子曰:入道之门,是将自身入那道理中去,渐渐相亲,与己为一。而今人道在这里,自家在外,原不相干。学者读书,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如克己复礼,如出门如见大宾等事。须就自家身上体覆,我实能克己复礼,主敬行恕否。件件如此,方有益。其切己体察之说如此。

用力

朱子曰: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今之学者,全不曾发愤。直要抖擞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其着紧用力之说如此。

持志


朱子曰:程先生云,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此最精要。方无事时,敬以自持。心不可放入无何有之乡,须是收敛在此。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不在。今学者说书,多是捻合来说。却不详密活熟,此病不是说书上病,乃是心上病。盖心不专静纯一,故思虑不精明。须要养得虚明专静,使道理从里面流出方好。其居敬持志之说如此。



读书自须成诵。熟读而未能精思者有之矣,未有不能记忆而能有得者也。自幼至长,应读之书甚多。今之课读者,初读生书时,学生强记以塞责,老师以能背而即止。踰时渐忘,后来即加温习,已须多读遍数,重费工夫。迨读书渐多,工夫渐少。温习难遍,多所遗忘。继以温理苦难,师生皆以为畏。直至废弃旧书,同于未读,则前功尽弃,终身无精熟之书矣。看读百遍,背读百遍之法,似乎迂苦难行。不知百遍之功,中材皆能熟记。背读百遍,尤能牢记,不至趁口读过,亦收放心之一法也。又复连前带背,每日温背,不费工夫,温书虽多,无虞难遍。是虽勤苦于前,而终得收效于后也。前辈常云,读生书,莫待温时熟。言初读时,必使透熟,终身不忘也。又云,读温书好象生时读。言已精熟,惟恐趁口读过,必须字字分明,句句体认,如读生书也。总之读一句,熟一句,得寸则寸,则工夫不致浪掷,终身受用不尽矣。

(倦怠懒散之时,歌诗一章。择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集为一书,令之歌咏。)凡歌诗,须要整容定气,清朗其声音;均审其节调,毋躁而急,毋荡而嚣,毋馁而慑。久则精神宣畅,心气和平矣。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受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讽诵之际,务令专心一志,口诵心维,字字句句,紬绎反复,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礼浃洽,聪明日开矣。

陆清献公示子弟帖节选

我虽在京,深以汝读书为念。非欲汝读书取富贵,实欲汝读书明白圣贤道理,免为流俗之人。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体贴到自己身上来,便是做人的法。如此,方叫得能读书人。若不将来身上理会,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做不曾读书的人。读书必以精熟为贵。我前见你读《诗经》《礼记》,皆不能成诵。圣贤经传,与滥时文不同,岂可如此草草读过。此皆欲速而不精之故。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工夫只在绵密不间断,不在速也。能不间断,则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若刻刻欲速,则刻刻做潦草工夫,此终身不能成功之道也。方做举业,虽不能不看时文。然时文只当将数十篇,看其规矩格式,不必将十分全力,尽用于此。若读经读古文,此是根本工夫。根本有得,则时文亦自然长进。千言万语,总之读书,要将圣贤有用之书为本,而勿但知有时文。要循序渐进,而勿欲速。要体贴到自身上,而勿徒视为取功名之具。能念吾言,虽隔三千里,犹对面也,慎毋忽之。示大儿定征。

汝读书,要用心,又不可性急。熟读精思,循序渐进,此八个字,朱子教人读书法也,当谨守之。又要思读书要何用,古人教人读书,是欲其将圣贤言语,身体力行,非欲其空读也。凡日间一言一动,须自省察。曰,此合于圣贤之言乎,不合于圣贤之言乎。茍有不合,须痛自改易。如此,方是真读书人。至若左传一书,其中有好不好两样人在内。读时,务要分别。见一好人,须起爱慕的念,我必欲学他。见一不好的人,须起疾恶的念,我断不可学他。如此,方是真读左传的人。这便是学圣贤工夫。示三儿宸征。

汝到家,不知作何光景。须将圣贤道理,时时放在胸中。日间须用一二个时辰工夫在四书上。依我看大全法,先将一节书,反复细看,看得十分明白毫无疑了,方及次节,如此循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ac1d6e25c52cc58bd6be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