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和比较

2022-07-01 19:17: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和比较》,欢迎阅读!
中国,门户网站,高校,比较,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和比较

作者:卢敏

来源:《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第14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在不断地更新迭代,而门户网站作为高校对外展示、对内管理的重要平台,对师生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握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脉搏,通过中美高校门户网站的对比,找出高校门户网站的发展改进方向,是目前省内各高校都关心的话题。 关键词:校园信息化建设;高校门户网站;对比分析

在这万物互联的时代,高校门户网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大众了解学校的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是起着与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大众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桥梁的作用,实现了学校各个角色之间的信息互通,从而使学习、生活、管理更加便捷、高效。 一、高校门户网站的兴起与发展

高校门户网站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中国高校在这一方面的建设始终保持了与世界同步的步调。20世纪90年代末校园网从美国开始兴起,兴起之初是以一种“college.com”的电子商务模式出现,以方便学校内部联系及外部联系来使用的。与此同时,中国校园内网也开始风行,校园网络论坛成为时尚的引领者,让学生趋之若鹜,比较著名的有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站点等。校园内网的出现,使学生的交流更加便捷,思想碰撞更加激烈,信息传播更加迅猛。此后,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发现了校园网站的强大传播力和高效沟通力,校园门户网站如雨后春笋般蓬勃而起。这一时期的高校门户网站,总的特点是杂和乱。各部门、各院系基本都是自己为单位搞独立建设,信息构建标准混乱,底层数据并未联通,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比如到食堂是餐卡、到图书馆是借书卡、到宿舍是门禁卡等,每套系统都要把师生信息重新制作一次。校园门户网站的内容,也基本上以信息发布等内容为主,有少量的以论坛形式为主的内部管理沟通平台,缺乏对外交流和互动的功能。

2012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系统地对校园信息化平台进行了整体建设规划和阐释,三通两平台成为我国校园信息化建设的1.0版本。三通指的是校校通(基础网络建设)、班班通(利用教育云的优质资源)、人人通(账号登录,人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两平台指的一是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是向社会各类合作伙伴提供数字教育汇集平台,吸引各类合作伙伴加入,聚合多样的教育行业优质资源;二是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和管理决策依据、公共教育信息和教育理公共服务信息和数据、管理信息化的标准。

三通两平台的架构基本解决了前期信息化无序蔓延的生态,底层信息标准的统一,快速打通了信息共享渠道,极大地提高了数据的运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各高校门户网站实现了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d49d9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0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