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的信息系统建设

2022-12-16 06:43:2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民航的信息系统建设》,欢迎阅读!
中国民航,建设,系统,信息



中国民航的信息系统建设

Viewing at the Information of China's CivilAviation Industry

【编者按】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了配合民航信息化工作,反映民航信息 化发展进程,沟通该领域各方面信息,本刊在民航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特推出 《信息化》栏目,希望能够得到参与民航信息化进程的各单位、各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协作。 民航信息系统建设从七五开始起步,到目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在信息系统基础设 施建设,重要信息系统开发和运行,技术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 绩。

(1)初步建成了供空中交通管理和飞行运行保障使用的民航专用分组交换网和为旅客订 座系统服务的民航商务数据通信网。民航专用分组交换网建有一个网控中心和1个主节点, 7个分节点及45套智能集中器,覆盖了各地区管理局、省市区局及繁忙机场。还建成了由 198座小型卫星站组成的覆盖民航绝大部分机场的专用卫星通信网,承担着民航飞行动态、 航行情报、航空气象和管理数据等信息的传输。商务数据通信网,已建节点78个,覆盖国 293个城市和国外70个城市。还建立了VSAT卫星主站和50个小站系统,作为地面通信 线路的备份和补充,承担着客货运输的数据传输。

(2)民航运输服务信息系统已发展成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的大型实时信息系统,其中订 座系统(ICS)1996年订座量达5500万人次,主机处理规模在国际上已进入订座量前10强; 代理人分销系统(CRS)完成了与亚洲、美洲、欧洲等8大全球分销系统的连接,实现了中国 民航销售网与国际接轨;离港系统(DCS)已在部分机场使用;货运系统(CGO)已为国内8 航空公司提供服务。

(3)民航收入管理系统已成为服务于全行业的国际国内运输收入结算的大型计算机系 统,使中国民航的国际联运结算周期从过去的90天缩短为45天,航空公司和机场的资金 周转效益提高了1倍,实现了中国民航在联运清算方面与国际接轨。

(4)民航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完成了总局机关和华北、华东、中南三个管理局的 硬件和网络建设,开发了部分应用系统,建立了InternetCWeb节点,为总局机关提 供了Internet服务。

(5)航空公司和机场围绕生产管理开发了一些应用系统,如航班信息、飞行签派、机务 航材、人事、财务管理等,提高了工作效率。

虽然八五期间民航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整个民航事业的发展仍不适 应,与国际水平和信息化时代对民航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民 航信息化工作,把民航信息系统建设作为民航发展的战略任务。

九五期间至2010年,中国民航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根据:加强信息系统的规范和标 准建设、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和主流设备、正确处理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保证数据安全、 推广软件工程方法、积极采用先进及成熟技术等技术政策进行实施。 1.民航通信网建设

网络是民航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九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民航专用网络的建设。实 现帧中继传输技术,在保护投资的基础上,逐步采用ATM技术,建成以民航专用网为主, 国家公用网为辅的民航通信网。

民航的空管数据网主要承担空管信息、管理信息、收入结算信息和航空公司业务信息 的传递联网任务;商务数据网主要承担旅客服务信息的传递,最终实现两个数据网合并。 期间要加快两个通信网的中性化改造、扩容和互联工作,建成开放、可靠、高速的中 性通信网。

空管数据网建设目标是:网络干线传输速率达到64KBPS2MBPS,满足数据、图文传 输需求,采用地面、卫星一体化的传输线路和组网方式。专用地面网要覆盖各省、区、市 局和业务比较繁忙的机场,业务量少的小型机场可使用公用网。VSAT卫星网要覆盖所有机 场和航空公司。地空数据链覆盖东部7000米以上高空。

商务数据网的建设目标是:网络干线传输速率达到64KBPS2MBPS,满足旅客订座、 代理人、货运、离港等系统数据传输的要求,覆盖全国的大中城市和部分小城市,调整和


优化通信节点,形成完整统一、中性的商务数据传输网。 2.旅客订座、销售代理人和货运系统

为了提高规模效益,实现集约经营,九五期间,要继续建设和完善全行业统一集中 的民航旅客订座、销售代理人和货运系统。进一步提高处理能力,扩大覆盖范围,增加服 务功能,改进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旅客、货主和航空公司提供优良的服务。 2000年,旅客订座处理能力达到1亿人次,全球代理人系统(ICS)年处理旅客1.3 亿人次,货运系统年处理货物155万吨,货运单950万张。系统要增加和积极推进自动出 票、电子客票、ATB票、预订旅店出租车、汉字旅客记录、市场调查、货物无纸报关以及 多国语言等功能。要建立与航空公司的数据接口,为航空公司提供市场销售有关的基础数 据。

要通过试点实现与银行、离港系统和收入结算系统的互联,配合销售代理人保证金制 度,规范销售代理人市场,减少航空公司的资金占用。

要与国内外航空公司的订座、货运系统互联,扩大服务范围,参与国际竞争。要跟踪 和试行因特网订票查询、订座和无票旅行。 3.离港系统

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提高响应时间,建立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离港系统。到2000 年,覆盖45个干线机场,年处理旅客7600万人次,联网终端达到4700台,登机牌打印机 1000台。各机场设置本地离港服务器,与集中大型主机数据动态互联,实时离港信息以本 地服务器为主,大型主机为辅。逐步使用EDIFACT做联程登机牌打印机,开发ATB磁卡自 动机票和登机牌系统,建立登机门控制,实行值机柜台共用。要与航空公司建立数据接口, 提供运输数据。

4.收入结算系统

建设集中统一的收入结算系统,九五期间重点完成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的应用, 逐步向全行业推广。要追踪国际新技术和先进结算方法,使结算质量和速度达到国际同类 系统的先进水平。到2000年,客运收入结算具有年处理1亿旅客、2亿票联的能力,货运 收入结算具有年处理950万张货运单的能力,机场及地面服务费结算系统可满足国内机场 地面服务费的结算要求。国际、国内清算系统将逐步形成包括国内客运、货运联运清算和 国内机场及地面服务费清算在内的综合系统,同时要与订座、货运、离港系统联接,取消 手工录入数据,为航空公司提供数据接口。 5.空管信息系统

空管系统中的雷达、导航、通信、气象、航行情报等系统建设按照空管系统九五 计划实施。

九五期间,空管信息系统要建设为本系统服务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为全行业提供 集中统一、准确及时的航班和飞行计划、飞行动态、航行情报、气象服务等信息或数据接 口。要启动机场、导航、监视设备运行监控信息系统的建设;将自动转报系统覆盖到所有 机场,为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电报交换服务;在中东部地区实现部分 雷达信息和飞行数据处理计算机连网,在省会(首府)城市机场空管部门建成航班飞行信息 系统,为航空公司、机场门提供连网接口及飞行和航班信息;初步完成全国地空数据链系 统建设,为航空公司飞行管理数据库提供接口和信息;加快航行情报系统和气象服务系统 的建设,为航空公司的SOC系统提供数据接口。 6.航空公司信息系统

航空公司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以行业规划为指导,避免大而全小而全和低水平 重复开发,同时要充分发挥航空公司的积极性,尊重企业自主权,加快航空公司信息系统 的建设,提高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通信网络,订座、货运、离港、结算系统 要向航空公司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和良好的信息服务。

九五期间,航空公司要重点建设SOC系统,实现飞行签派、飞行计划、机组排班 的计算机管理,逐步实现总公司对飞机和机组的统一调配,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有步骤地 将配载转移到SOC系统。同时有计划地进行机务维修、物资设备、航材库存和管理信息系 统的建设,全面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7.机场信息系统

机场信息系统的建设要突出重点,逐步推广,重点推动大型干线机场的信息系统建设。 机场信息系统要以航班信息服务、现场管理为重点,为保障单位、旅客和社会提供及时准 确的航班信息,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为航空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建立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 行李查询系统,减少行李丢失,为旅客提供行李查询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有步骤地开展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d7df1e1eb91a37f0115c0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