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2022-12-30 14:13: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
李益,见外,赏析,鉴赏,原文

【诗歌鉴赏】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及翻译赏析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原文 分离十年后,我们一长大就见面了。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不要谈论大海。不要再谈论晚上的钟了。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毅很高兴见到我哥哥并说再见 、外弟:表弟。言别:话别。

2.十年分离:在社会大动荡中分离十年。混乱:一种“混乱”。 3、一:副词。可作“竟然”或“忽而”解。 4.这两句话“问姓氏”和“叫名字”是互文的。

5、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来,后也。沧海事: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 6.别说了。

7、巴陵:即岳州(治今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8.黄昏钟声:黄昏时寺庙的钟声。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翻译

在经历了近十年的战争和流亡之后,我长大后意外地遇见了他。乍一看,我彼此都不认识,但我也问了我的名字和姓氏。叫了我的名字后,我想起了我的老面孔。直到黄昏时分,寺院的钟声响起,我才讲完离别后世界的变化。明天你将再次攀登巴陵古道。秋天的群山会增添悲伤。有多少次?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赏析

《见到哥哥说再见》是唐代诗人李毅的作品。这首诗被认为是安史之乱后诸侯分离的时期。唐代,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结束于763年(唐光德元年)。紧接着,吐蕃和回河连续多年的侵略和骚扰,以及当地诸侯城镇的持续叛乱。大小战争断断续续,持续了30年,直到785年(唐顺宗雍正元年)。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动荡的社会背景下创作的。


此诗描写了诗人同表弟在乱离中不期而遇而又匆匆话别的伤感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和人生聚散离合无定的感慨,从侧面反映了动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全诗用凝炼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生动的细节,典型的场景,层次分明地再现了社会动乱中人生聚散的独特一幕,具有强烈的生活真实感。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诗人与远隔重逢、与表弟匆匆告别的情景。在以生命的聚散为主题的小诗中,它一直备受关注。

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出离别已有十年之久。二是说明这是社会动乱中的离别。它使人想起,发生于李益八岁到十六岁时的安史之乱及其后的藩镇混战、外族入侵等战乱。三是说二人分手于幼年,“长大”才会面,这意味着双方的容貌已有极大变化。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戏剧性。

《问姓记旧面》的对联正面描述了团圆。他们的重聚明显不同于司空舒在《一见钟情、相问多年》中描述的场景。只有当他们记得对方时,才有可能“怀疑梦”,但李毅和他的表弟无法认出对方。他们似乎是偶然相遇的。诗人抓住“一见钟情”的瞬间,作了生动的描写。面对陌生人,诗人礼貌地问道:“你姓什么?”我很惊讶。对一个看似不知名的人的身份和目的感到惊讶。

下句“称名”和“忆旧容”的主语,都是作者。经过初步接谈,诗人恍然大悟,面前的“陌生人”原来就是十年前还在一起嬉戏的表弟。诗人一边激动地称呼表弟的名字,一边端祥对方的容貌,努力搜索记忆中关于表弟的印象。

诗人从生活出发,把握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说”,从“惊讶”到“回忆”,清晰地书写了从初次见面到交谈和认可的面部变化,生动、细腻、生动。亲友团聚的深厚情谊自然从描写中流露出来,这一点在没有抒情笔墨的读者中得到了赞赏。

十年阔别,一朝相遇,应该有很多话语要说。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这里化用了沧海桑田的典故,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他们热情地交谈着,从早到晚都停止了交谈。长谈表明他们友谊深厚。“暮色钟声”并不仅仅是作为暮色的标志出现。这表明他们是如此专注于他们的谈话,以至于他们看不到天空的变化,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只有远处寺庙的钟声才能让他们意识到现在是黄昏。在这副对联中,作者回避了事实,聚焦于虚无,选择了讲述过去很久的一面,展现了他们相聚时的热烈气氛和兴奋。

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喜见”,突出了一个“喜”字;七、八句转入“言别”。作者没有使用“离别”的字样,而是想象出一幅表弟登程远去的画图:“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e18538b4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6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