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你生日快乐》说课稿

2022-06-15 13:00: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祝你生日快乐》说课稿》,欢迎阅读!
生日,快乐,祝你

9.祝你生日快乐(说课稿)

说教材: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为我的朋友约翰生日无人过问担忧,而“我”妈妈出乎意料地买来蛋糕为约翰庆祝生日这件事,赞扬“我”和妈妈真诚对待朋友,热诚关爱朋友的品质。这篇文章主要要让学生抓住对人物外貌、语言、神态等描写进行“我”对约翰态度的前后对比,使学生能学到“我”和妈妈真诚、有爱心的好品质。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学会12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窘迫,寒酸,轻蔑等词。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以读为主,抓住情感变化,整体把握内容,理清思路。 2 抓住人物描写,探究变化原因,体会人物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对约翰的态度发生变化的原因,从中体会我和妈妈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紧抓情感主线及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研读时,继续使用抓关键词句的方法理解感悟人物特点和品质。 教学时数:2课时

说学法

教学相长,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提升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为目标,有针对性的引导他们自学自我提升。

1 课前预习,明确课堂任务,提高效率;课后拓展,多渠道阅读相关文章,广开眼界,锻炼自身收集信息、自主阅读能力。

2 深入研读课文,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高思辨能力。

3、鼓励学生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 2、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三、检查初读,了解学生初读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正音。 2、指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16

1.自读第一段,勾画体现约翰穷酸的句子和同学们的表现,写批注。 2.全班交流。

1)交流描写约翰的句子,体会约翰的可怜。


联系课文理解“窘迫”“尴尬”“寒酸”

2)交流同学们的反映,感受大家对约翰的歧视和排斥。 联系上下文理解“窃窃私语”,并现象他们回说些什么?会怎样嘲笑他? 3)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4)研读“我”对他的态度。

抓住“屏住呼吸”体会我当时的紧张,感受我对约翰的冷淡。 课堂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已经充分 体会到面对寒酸的约翰,我的态度 和同学们没什么两样,都很幼稚, 不懂事,缺乏同情心。为什么后来 我的态度发生了那么大的转变呢?让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吧!

作业设计:

1 抄写课后生字。 2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9、祝你生日快乐(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我是分两个课时完成的,第一课时学习的内容是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弄清楚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并理清脉络,学习课文1——6自然段,感受“我”初次与约翰见面对约翰排斥的态度及产生这种态度的原因。第二课时的学习主要是课文二、三、四部分的内容。

叙事性作品所蕴含的情趣、韵味和意义往往都是通过人物而体现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在阅读叙事性作品的时候,尤其要注意聚焦作品中的人物。

无论是哪课时的学习,我都是抓住人物的描写,探究变化原因来体会人物特点这一线索来组织教学的,比如,在教学一、二两部分时,我着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我”和同学们一开始见到约翰怎样冷淡他、排斥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抓住“我”与同学们的神态、语言,感悟同学们的冷漠、不懂事,缺乏同情心,抓住约翰的样子体会到他的可怜、伤心,从而认识同学们以貌取人是造成对约翰轻视的原因。同样,“我”与约翰感情变化的过程,也是这样自读自悟的方法学习的。课文第三部分是全篇中最令人感动的,“我”的语言与心理活动无不流露出“我”对约翰的真诚;妈妈为“我”解忧,为约翰庆祝生日这一举动更是洋溢着“爱”的情意。由于这种学习方法在前两部分内容的渗透下,对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在方法上的运用就迎刃而解。母子俩对约翰的真诚相待,默默关爱的品质在朗读声中、在自读自悟中得到了体现。

课堂上注重整体把握课文,从课题入手,指导学生梳理课文主要的内容,抓住人物在事件中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来分析人物的形象,加深了对人物言行的理解,并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针对课文特点而定,找准教学的切合点,这样不但可以省时,又可以省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f69d1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