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文公守信得原卫公守信得原卫

2023-05-06 19:0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文公守信得原卫公守信得原卫》,欢迎阅读!
信得,卫公

普文公守信得原卫公守信得原卫

晋文公守信得原卫。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 信也。晋文公与军士们约定攻打原国。以十天为期。十天打不下原国。便撤兵。晋文公说:如果不离开。这就是失了信用。我不干。于是撤兵。原国人听到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归顺他吗?于是向晋文公投降。卫国人也向晋文公投降。孔子听到后记载这件事说:攻打原国而又得到卫国。是因为守信用。可见守信是事业成功的基石。

中文名,晋文公守信得原卫。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文言文作品。注释,原:原国nbsp;

古文注译。晋文公攻原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晋文公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13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1.原:原国 2.裹:携带。3.遂:于是。就。4. 期:约定。5.金:钟。6.姑:姑且。7.亡:失去。8.去:离开。9.卫:卫国。10.乃:于是。就。11.闻:听说。12.下:攻克。13.左右:身边的人。14.卫人:卫国人。

译文。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供十天食用的粮食。 于是和大夫们约定十天攻下原国。到原国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鸣钟退军。收兵离去。有一个从原国出来的人说:国三日就可攻下。晋文公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您姑且等待一下吧!文公


语重心长地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原国的百姓听说这件事。

都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归顺他吗?于是原国的百姓纷纷归顺了晋国。卫国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说:有像那样守信用的国君。能够不顺从他吗?于是向文公投降。孔子听说了。就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评价说:攻下原国而又得卫国。是因为守信。

出处。《晋文公守信得原卫》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

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韩非为韩国公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也说《韩子》二十卷。篇数。卷数皆与今本相符。可见今本并无残缺。自汉而后。《韩非子》版本渐多。其中陈奇猷《韩非子集释》尤为校注详赡。考订精确。取舍严谨;梁启雄的《韩子浅解》尤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功力深厚。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黑体的词语。裹十日粮君姑待之2. 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原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攻原得卫者。信也。3.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4.晋文公讲究信用的结果是什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晋国打败了原国B晋国打败了卫国C原国和卫国都归顺了晋国D原国和卫国联合打败了晋国5.晋文公打原国。因诚信而得到意外的收获。你是如何看待的?6.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到了什么道理?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A.裹十日粮 裹:携带B.遂玉大夫期 期:C.原三日即下矣 下:下面D.君姑待之 姑:暂且8.下面句中加点的与例句中的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孔子闻而记之曰A.独以跛之故 B.借旁近与之 C.久之。目似暝 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1.①裹:携带 姑: 姑且2.① 原城中已经没有了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dff367d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